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种特别的物品叫“免死金牌”。这种金牌一般由皇帝赐给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忠臣,既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也是一种保护措施,防止他们心生不满而叛变。有的地方也叫“丹书铁券”,清朝甚至称之为“铁帽子王”。无论名字如何变化,它的核心作用都是一样的:让持有者和他们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多几条命,好比游戏里的“重生技能”,让人生比常人多一份保障。
因此,免死金牌一直是权臣梦寐以求的宝物,甚至有人甘冒生命危险去换取它,希望保障自己和子孙的安全。然而,历史往往充满讽刺——许多拥有免死金牌的人,并没有因它而长命百岁,反而多半悲惨收场。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免死金牌的人:李善长。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长,他是朱元璋最得力的谋臣,也是明朝开国的关键人物。可以说,李善长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无可替代,他就像汉初的萧何之于刘邦。建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被任命为丞相,并赐予了一块免死金牌。
不过,李善长得到的可不是普通的免死金牌,而是升级版——普通金牌通常只能保本人一命、一次性使用,而李善长的金牌则能让自己九死不灭,子孙三代受保护,总共多了十二条命。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顶级保障,本以为这样便能高枕无忧,哪怕朝廷再动刀也不至于被轻易杀害。
然而,现实总比想象残酷。明朝建立初期,发生了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数十万人因此牵连甚至被杀。李善长正是在案件发生后的第十年,被处以满门抄斩。那块号称可以保命的免死金牌,在现实面前,连自己一条命都保不住。原来,朱元璋早在金牌上刻下了九个字:“除谋反大逆”,意思是只要涉及谋反或大逆,这张金牌毫无效力。正是这九个字,让李善长的免死金牌彻底失去了保护作用。
由此可见,古代的权力游戏充满危险,即便手握看似万能的“重生技能”,也不能完全左右生死。李善长的故事,正是历史对权臣的残酷提醒:皇权之下,敬畏为先,金牌再大,也不能轻视帝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