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空间建构与北宋山水画的观照方式
创始人
2025-10-21 02:32:03
0

摘要: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出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不仅是一种山水画构图法则,更是一种融合了哲学观念、生活方式与视觉经验的综合性观照方式。本文以“三远法”为核心,结合郭熙代表作《早春图》及其他北宋山水画实例,系统解析“三远”在画面空间中的具体表现与组织逻辑。

通过追溯其思想渊源,揭示“三远法”与中国传统宇宙观、士人精神及日常经验的深层关联:高远体现“天人之际”的崇高感,深远象征“幽邃之境”的探索欲,平远则寄托“淡远之怀”的隐逸理想。文章进一步探讨“三远”如何通过视觉路径引导观者实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体验,从而建构起一种动态、连续、身心参与的空间意识。研究表明,“三远法”是理解北宋山水画空间逻辑与审美意境的关键路径,其意义超越形式技法,指向中国古典艺术特有的存在性空间观。

关键词: 郭熙;三远法;《林泉高致》;北宋山水画;空间观;观照方式

一、引言

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郭熙的《林泉高致》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作为北宋画院的重要画家,郭熙不仅以其《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等作品确立了典型的院体山水风格,更通过其子郭思整理的《林泉高致》系统阐述了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与观看方式。其中,“三远法”的提出尤为后世所重:“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这一论述常被简化为构图技巧,实则蕴含更深层的视觉哲学。郭熙所言“三远”,并非单纯的透视法则,而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文化心理与宇宙认知的综合性空间建构方式。它既规定了画面元素的组织逻辑,也预设了观者的移动路径与心理节奏。在北宋“格物致知”的思想背景下,“三远法”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秩序的理性把握与对理想生存空间的诗意营造。

本文旨在超越对“三远法”的技术性解读,从构图形式、观照方式与审美意境三个层面,深入剖析其在北宋山水画中的具体实现与文化意涵,揭示其作为中国古典空间观核心范式的历史价值。

二、“高远”:仰观与崇高——天人之际的视觉表达

“高远”者,“自山下而仰山巅”,其视觉特征为仰视,强调山体的垂直高度与雄伟气势。在构图上,高远常以主峰居中、顶天立地的方式呈现,形成强烈的视觉统治力。

郭熙《早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即为高远构图的典范。画面中央的主峰拔地而起,山腰云雾缭绕,山顶隐入虚空,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山体以卷云皴为主,笔法圆润,墨色由下而上渐次变淡,强化了山势的升腾感。近景渔夫、行旅仰首观望,其视线方向与观者一致,共同构成“仰山巅”的视觉共同体。

高远的审美意涵源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与礼制思想。《周易·系辞》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山作为“地”之极,接近“天”的存在,常被视为沟通天地的媒介。《诗经·小雅·车舝》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将山的崇高与德行的高尚并置。在儒家礼制中,山川亦为祭祀对象,具有神圣性。

因此,高远不仅是视觉经验的描述,更是精神境界的象征。它唤起观者的敬畏之情,引导其超越尘俗,向往高洁。郭熙言“高远之色清明”,正因其远离尘嚣,得天地清气,象征士人追求的精神高度。

三、“深远”:窥探与幽邃——空间纵深的秩序建构

“深远”者,“自山前而窥山后”,其视觉特征为由近及远的穿行与探索,强调空间的纵深感与层次性。在构图上,深远常通过山体的层叠、路径的隐现、云雾的遮断来实现。

《早春图》中,主峰两侧的山峦向后延伸,形成多重山脊线。中景处,一座木桥横跨溪涧,引导视线向画面深处推进。山间小径时隐时现,樵夫负薪而行,暗示可通达之途。云雾非均匀分布,而是有节奏地遮蔽部分山体,制造“隔”与“透”的视觉张力,使空间既深邃又不致混沌。

深远的实现依赖于北宋山水画特有的“三远”并置结构。与西方线性透视不同,北宋画家不追求单一视点的光学真实,而是通过“步步移,面面看”的游观方式,将多个视点的经验整合于同一画面。郭熙称:“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这种观察方式要求画家在时间中展开空间,将移动的身体经验转化为静态的画面结构。

深远的审美意涵在于“幽邃”与“秩序”。幽邃者,非黑暗,而是“藏”与“显”的辩证。山后之景不可尽见,故引人遐想。秩序者,指山川的排列合乎“理”。北宋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认为万物皆有其“理”。山水画中的深远结构,正是对自然内在秩序的视觉呈现:山有主从,水有源流,路有始终,体现宇宙的条理与和谐。

四、“平远”:望远与淡泊——隐逸理想的诗意栖居

“平远”者,“自近山而望远山”,其视觉特征为平视或略俯视,强调水平方向的延展与开阔感。在构图上,平远常以横向展开的江河、湖泊、平原为背景,山体低矮,空间疏朗。

郭熙虽以高远、深远见长,但其画中亦蕴含平远意趣。《早春图》底部宽阔的河面,向画面右侧延伸,消失于雾气之中,即具平远之象。此外,其《窠石平远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更是典型的平远之作:近处土坡上古木参天,中景平滩开阔,远处山影淡淡,一派萧疏淡远之气。

平远的审美意涵与隐逸文化密切相关。《庄子·让王》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平远所展现的,正是这种“逍遥”之境。它不追求崇高,也不探求幽深,而是安于平淡,乐在自然。郭熙言“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正因其介于现实与虚无之间,既有可见之景,又有不可尽知之远,契合道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

在士人生活中,平远对应着“渔樵耕读”的理想。渔夫泛舟、樵夫伐薪、隐士垂钓,皆活动于平远之境。此类题材在北宋山水中屡见不鲜,体现士人对仕隐平衡的向往。平远不仅是空间,更是心境——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生存态度。

五、“三远”的综合:可游可居的审美空间

郭熙提出“三远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这四者并非并列,而是构成一个由外而内、由观到居的体验序列:

“可行”者,指路径清晰,可步入画中;

“可望”者,指视野开阔,可观览全景;

“可游”者,指空间丰富,可徜徉其间;

“可居”者,指环境宜人,可安居其中。

“三远法”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空间机制。高远提供“望”的对象,深远提供“行”与“游”的路径,平远提供“居”的环境。三者在画面中并非割裂,而是有机融合。以《早春图》为例:观者先仰视主峰(高远),继而沿山径穿行(深远),终至水边休憩(平远),完成一次虚拟的山水漫游。

这种空间体验是动态的、时间化的。观者的目光在画面上移动,如同身体在真实山水中穿行。郭熙强调“山水有情”,实则是通过空间组织,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画中的山水,不再是外在的风景,而是可栖居的精神家园。

六、结语

郭熙的“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空间理论的里程碑。它既是一种构图技术,更是一种融合了哲学、伦理与生活经验的观照方式。高远、深远、平远分别对应着崇高的精神追求、理性的秩序认知与淡泊的隐逸理想,共同构建起北宋士人理想中的“林泉”世界。

“三远”的意义在于,它超越了单纯视觉再现的局限,将山水画转化为一种存在性的空间实践。画家通过“三远”组织画面,观者通过“三远”进入画境,实现“物我交融”的审美体验。这一理论不仅影响了李唐、马远、夏圭等后世画家,也深刻塑造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空间的理解方式。

文章作者:芦熙霖(舞墨艺术工作室)

相关内容

29岁美国国际象棋大师纳罗...
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国际象棋大师丹尼尔•纳罗迪茨基的家人在其...
2025-10-21 13:12:20
金螳螂 | 北京建国饭店环...
建国饭店的建筑设计延续了建国饭店一贯的典雅风格,巧妙融合了现代与传...
2025-10-21 13:11:02
四川中译云文化:福建漳州,...
四川中译云文化:福建漳州,海岛浪漫之旅 福建漳州,一个位于中国东南...
2025-10-21 13:11:00
首旅酒店的“如家依赖症”:...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首旅酒店营收同...
2025-10-21 13:10:18
2025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
为进一步整合省内外优质文旅客商资源、搭建政企合作交流平台、精准招引...
2025-10-21 13:09:13
原创 ...
暴雨砸在金字塔的巨石上,监工的皮鞭抽响伴着濒死者的呻吟,火把在雨幕...
2025-10-21 13:07:02
原创 ...
三国时期的名将们一直在历史中广为流传,他们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后代,尤...
2025-10-21 13:07:02
播放量破1.5亿!“百台房...
金秋十月,陇原大地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历时5个多月的 “百台房车游...
2025-10-21 13:06:33
原创 ...
前言 10月16日,一件神秘的战国文物突然踏上回家路。 这件虎形...
2025-10-21 13:05:55

热门资讯

雅加达体操世锦赛 | 邹敬园刷... 凭借教科书级双杠动作,来自中国队的奥运冠军邹敬园20日在2025年体操世锦赛资格赛上,以15.466...
多车相撞退赛!F1美国站冲刺赛... 北京时间10月19日凌晨1点,F1美国站冲刺赛正式开始啦。这场比赛一开始就很紧张刺激。排位赛拿到杆位...
原创 关... 关羽是三国时期少数非常自负的人之一,他平时很少对人正眼相看,也几乎从不轻易佩服别人。作为一位极其骄傲...
原创 西... 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初,最早展开殖民扩张的国家并不是英国,而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军事上,西班牙的力量显...
《澳门赛车 辉煌延续》获202... 人民网澳门10月20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制作的影片《澳门赛车 辉煌延续》日前在英国...
原创 若... 朱元璋肯定会大喊一声“天哪!”与其说他从一开始就面对一个空手而来的局面,不如说他直接就有了现成的军队...
29岁美国国际象棋大师纳罗迪茨... 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国际象棋大师丹尼尔•纳罗迪茨基的家人在其俱乐部夏洛特国际象棋中心发表声明称...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名将们一直在历史中广为流传,他们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后代,尤其是“二十四名将”这首打油诗,列出...
原创 中... 前言 10月16日,一件神秘的战国文物突然踏上回家路。 这件虎形牌饰,承载着两千年历史,更牵动着当...
原创 F... 红牛赛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维斯塔潘的后视镜里,迈凯伦的橙色战车正与法拉利展开缠斗,而他只需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