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之战,因为关羽手下留情,让曹操成功逃脱,许多人对此感到惋惜。那么,假设当时诸葛亮没有派关羽守卫华容道,而是派赵云去守,这场战斗的结局会怎样呢?
如果赵云代替关羽守卫华容道,可能会发生三种严重后果,而这些后果对于刘备和诸葛亮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我们来一一分析:
背景回顾:华容道之战
华容道之战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凭借巧妙的计策,帮助周瑜借得东南风,成功击败了曹操。然而,诸葛亮很快发现周瑜对自己心怀敌意,于是他决定回到刘备阵营,并声称已经预见到曹操必败的结局。他还算准了曹操的撤退路线,决定带领张飞和赵云等人出战,伏击曹操。
此时,关羽却感到自己未被重用,他觉得诸葛亮低估了自己,于是主动请战,要求负责守卫华容道。虽然诸葛亮有些不情愿,但最终同意了。于是,华容道之战打响。
曹操在经过张飞和赵云的伏击后,损失惨重,按照当时的情况,曹操几乎无法逃脱华容道。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关羽因曾受过曹操的恩惠,最终决定放过曹操,让他逃生。这一决定令许多人感到遗憾,认为如果关羽当时没有手下留情,曹操很可能死于华容道,刘备有可能早早就占领中原,魏国也未必能崛起。
于是,有人提出,如果赵云代替关羽守卫华容道,曹操的结局一定会不同,甚至可能直接被斩杀。但如果真是如此,结果是否真的对刘备有利呢?
后果一:曹操战死
如果赵云代替关羽,曹操必定无法逃脱。赵云对曹操没有任何情义,面对曹操的请求,赵云完全不会心软,曹操的结局无疑是死亡。虽然从战术上看,这可能是消除敌人威胁的最佳选择,但对于刘备来说,这却不是好消息。
首先,曹操是魏国的核心人物。如果他死于华容道,无论继承人是谁,都会把刘备视为头号敌人,对刘备集团造成极大压力,生存空间大大受限。其次,孙权之所以与刘备结盟,是因为曹操有吞并江东的野心。一旦曹操死去,孙权将不再担心来自魏国的威胁,必然会对刘备产生敌意,可能会联合曹魏进攻刘备,吞并荆州。
因此,曹操的死亡反而可能导致刘备陷入双面夹击的困境,最终遭遇失败。这是诸葛亮和刘备都无法承受的结果。
后果二:曹操被俘,刘备被迫放走曹操
如果赵云活捉了曹操,曹操将成为俘虏,然而这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结局。虽然曹操被俘后,刘备可以将其囚禁,但由于刘备的立场是忠诚于汉室,作为汉献帝的忠臣,他不得不听从朝廷命令,释放曹操。这样一来,曹操将受到极大屈辱,但他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反而会加强复仇的决心,寻找机会反击。
一旦曹操复仇成功,刘备的处境将变得非常危险。相比曹操的后代,曹操本人的能力和智慧远远超出他们,届时,刘备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个结局,不如曹操直接战死,更加让刘备无从善后。
后果三:嫁祸孙权,结果却是两面夹击
如果赵云活捉了曹操,刘备可能会试图将曹操交给孙权,借孙权之手除掉曹操,转移曹家的怒火。然而,孙权并非易与之辈,他明白曹操是个麻烦人物,因此,他必定会提前下手,截杀曹操,并假借刘备之名,推卸责任,将怒火转向刘备。
这样一来,刘备不仅面临曹魏的报复,还可能遭到孙权的攻击。最终,刘备集团将面临来自两方面的联合打击,结局与第一个后果类似,都会导致刘备陷入绝境。
结语
总的来说,如果赵云代替关羽守卫华容道,曹操无疑会死于非命或被活捉,但无论哪种结局,都会给刘备集团带来巨大的麻烦,甚至可能导致刘备的彻底失败。相反,关羽手下留情,虽然遗憾,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利于刘备发展的。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关羽的决定反而是最符合刘备利益的,诸葛亮和刘备最终都没有后悔这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