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组成了3个师、6个旅和12个主力团。除了陈锦绣和叶成焕在战场上牺牲,张绍东叛逃外,其他9名团长中,有4人被授予上将军衔,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那么,八路军这些主力团的副团长又分别是什么军衔呢?本文将带大家了解这群重要人物的军衔和经历。
陈正湘,湖南新化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加入红军,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长征抵达陕北后,他参与了东征和西征。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685团副团长,随后随聂荣臻赴晋察冀地区与日寇作战。解放战争期间,他仍在晋察冀地区作战。新中国成立后,陈正湘先后担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务。1955年,陈正湘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 杨勇,湖南浏阳人,1930年加入红军,长期在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任职,长征时担任红一师、红四师政委。抗战爆发后,杨勇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686团副团长。抗战胜利后,他参与了多个重要战役,如巨野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杨勇升任第五兵团司令员,后来还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杨勇被授予上将军衔,1983年去世,享年70岁。 田守尧,安徽六安人,1932年加入红25军,参与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687团副团长,并曾于1938年晋升为该团团长。1943年,田守尧在皖南事变后转任新四军第3师第8旅旅长。在赴延安途中,他不幸遭遇日军战斗英勇牺牲,年仅28岁。 韩先楚,湖北红安人,1930年加入红军,参加了红25军,后以独树镇战斗闻名。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并参与冀南和冀鲁豫边区的抗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他在东北战场取得显赫战绩,后成为新中国的著名指挥官,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授上将军衔,1986年去世,享年73岁。 顿星云,湖北石首人,1930年加入红军,长期在贺龙领导下作战。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715团副团长,并在晋西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战后,顿星云在西北地区作战,并担任过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顿星云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去世,享年73岁。 廖汉生,湖南桑植人,1928年参与贺龙领导的工农武装斗争,长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716团副团长,并在多个战场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廖汉生参与解放大西北,后来担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等职务。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2006年去世,享年95岁。 陈宗尧,湖南茶陵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贺龙领导下作战。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717团副团长,后来升任718团团长。他在晋察冀地区与日军作战,并在1945年与国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贺庆积,江西永新人,1929年加入红军,担任过多个团职和师职。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718团副团长,并参与了东北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贺庆积曾担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贺庆积被授予少将军衔,1998年去世,享年89岁。 汪乃贵,安徽金寨人,1929年加入红军,抗战爆发后,汪乃贵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769团副团长,参与了与日军的激烈战斗。战后,汪乃贵在华东野战军作战,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多个军事职务。1955年,汪乃贵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去世,享年86岁。 胡奇才,湖北红安人,1930年加入红军,长期在红四方面军服役。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770团副团长,并带领部队在山东与日军作战。战后,他在东北战场表现突出,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辽东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1997年去世,享年83岁。 韩东山,湖北大悟人,1929年加入红军,长期在红四方面军作战。抗战爆发后,韩东山被任命为八路军386旅771团副团长,并在抗战胜利后担任多个军事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86年去世,享年81岁。 王近山,湖北红安人,15岁参加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772团副团长,后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参与了多次激烈战斗。战后,王近山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并在1953年指挥了上甘岭战役。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去世,享年63岁。 总结: 八路军的12个主力团副团长,除田守尧和陈宗尧牺牲外,其他10位副团长中,2人被授予上将军衔(杨勇、韩先楚),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陈正湘、顿星云、廖汉生、胡奇才、王近山),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贺庆积、汪乃贵、韩东山)。他们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上一篇:中华民国八大总统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