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馆际文化交流,弘扬廉洁文化,10月11日,周口市博物馆7件珍贵文物亮相漯河市博物馆《沙澧廉风——漯河古代廉洁文化展》,为全省廉洁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厚重的周口文化色彩。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7件珍贵文物,包括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4件,时间跨度从战国至清代,种类涵盖玉器、铜器、文房用具等,均为周口市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它们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廉洁精神,其中战国龙形卷云纹青玉佩线条流畅、工艺精湛,龙的刚正形象寄托着古人对正直品格的尊崇;汉白玉蝉以“汉八刀”工艺雕琢而成,造型简练,蝉以“饮露餐风、出尘不染”的品性,恰是古代文人高洁廉洁人格的象征。元代铜权作为古代度量衡标准器,承载着“权衡公正、不偏不倚”的价值追求,暗合为官理政需坚守准则的廉洁理念。两件明代“苍龙教子”玉带钩,以龙形寓意“教子修身、传承清廉”,展现了传统社会对廉洁家风的重视。清代端砚见证文人“笔耕自守、清白立世”的操守;清透雕蝠竹梅青玉牌,以竹的“虚心有节”与梅的“傲雪凌霜”,共同勾勒出“清雅自守”的廉洁意象。
据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文物外展是周口市博物馆继9月底17件珍贵文物赴河北博物院参加《中国古代玺印展》后,再次促进文化交流的又一实践。这7件珍贵文物从三川大地走向沙澧河畔,不仅让观众透过文物触摸历史中的廉洁基因,更搭建起两地文化互鉴的桥梁,为传承廉洁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它让沉睡的文物“走”出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活”起来,使其蕴含的廉洁智慧与道德规范穿越时空,与当代观众进行对话,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丁阳光 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