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7年,一个寒冷的日子,年仅4岁的霍嬗跪在父亲霍去病的灵前,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几天前他还未曾见到父亲,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远的告别。
当时,朝廷上满是疑惑和猜测,大家都知道霍去病从未娶妻,那霍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元狩四年的春天,长安城外的校场上尘土飞扬。22岁的霍去病拍了拍自己汗血宝马的脖子,马鞍上的箭囊里装着一箭未用的雕翎箭。这次,他接到了攻打匈奴的命令,为了确保出征的成功,他仔细检查了随身的装备。
那时,汉武帝对霍去病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一定能凯旋归来。五万骑兵从代郡出发,马蹄声震动大地。霍去病让每位士兵都带上三皮囊的马奶酒,但下令烧掉一半粮草:“跟我走,饿了就抢匈奴的牛羊!”
大军一路北进,越过离侯山时,侦查骑兵回报前方发现了匈奴的营地。他摘下头盔扔给亲兵,露出额头上未愈合的伤疤:“告诉李敢,带骑兵从左翼包抄,步兵跟我冲!”
当汉军冲到狼居胥山时,匈奴左贤王正在大帐里烤羊腿。哨兵突然闯入,霍去病的环首刀已将帐篷绳断。他带领汉军迅速发起攻击,最终击败匈奴,杀死七万多人,甚至连左贤王手下的韩王和83位贵族也被俘。
在战斗结束后,霍去病站在狼居胥山下,突然下令扎营。士兵们看着他手持汉旗,朝山顶走去,目瞪口呆。狼居胥山是匈奴的神圣之地,霍去病却毅然在山顶挖坑,将汉武帝赐给他的玉璧埋下,且割破手指滴血在汉旗上,誓言:“苍天在上,我大汉军队今日在此封禅,漠南再无匈奴王庭!”
这时,山风卷起他的战袍,汉字的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霍去病继续带领大军向北追击,越过姑衍山时,士兵们发现水源已经被匈奴下毒。他告诉大家:“前面就是北海,喝了那里水,咱们就回家!”
当军队终于看见浩瀚的湖面时,许多士兵纷纷跪下痛哭,因为他们已经长时间缺水,疲惫不堪。霍去病自己蹲在湖边,捧起水喝。水中倒映出他年轻的脸庞,然而鬓角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校尉李敢递来一块干肉:“将军,我们追得太狠,连单于的影子都没见到。”霍去病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带领队伍班师回朝。
回到长安,汉武帝听说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禅后,忍不住拍案大笑:“这小子真厉害!”
然而,霍去病的身体却在长期的征战中日渐衰弱。公元前117年的某天,汉武帝正在仔细研究漠北的战线,突然间,传来霍去病病重的消息。那位曾在狼居胥山立下赫赫战功的战神,躺在床上已喘不过气。
太医们检查后摇头叹息:“将军常年在漠北喝冰水,恐怕得了重病。”
尽管如此,霍去病依然望着窗外的校场,对守在床边的李敢说:“帮我把马鞍擦干净......等病好后,我还要带骑兵去打仗。”话还没说完,他就昏了过去。汉武帝已经调动了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准备再次为霍去病出征。然而,这一纸动员令却未能成行。
霍去病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长安为之一震。汉武帝亲自派人扶起霍去病的灵柩,赐予他“景桓”的谥号,表彰他为大汉立下的赫赫战功。“景”代表布义行刚,“桓”则为辟土服远,这是皇帝能给予的最高赞誉。
汉武帝深知霍去病的伟大,指示将霍去病的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雕刻一匹“马踏匈奴”的石马。工匠们日夜赶工,雕出的石马昂首挺立,蹄下踩着一名匈奴贵族,仿佛霍去病在漠北战场的身影。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常常怀念着哥哥,抱着霍去病的旧铠甲发呆。有一次,霍府管家告诉他:“侯爷,冠军侯的扫墓时到了。”霍光突然站起,把两个孙子霍山和霍云拉进怀里,叮嘱道:“你们伯祖父为大汉流尽血,不能连扫墓的人都没有。”
几天后,霍光向汉武帝请示,要求将孙子霍山和霍云过继给霍去病,继承冠军侯的爵位。汉武帝默然片刻,觉得霍光说得有理,于是同意了,甚至亲自将两枚侯印授予霍山和霍云。
然而,霍山和霍云却没能继承霍去病的光辉,他们沉迷享乐,行为放纵。霍山曾在城外骑马践踏农田,霍云则将乐府歌女抢回家让其扮成匈奴贵族跳舞,自己高高坐在虎皮椅上喝酒。皇帝早已对他们心生不满,最终下令逮捕霍山和霍云,并查封霍府财产。
当羽林军闯入霍府时,霍山大声质问:“你们想干什么?”士兵们立刻将他制服,霍山被押赴刑场时,看到路边有个老兵哭泣:“当年我随你爷爷在漠北打仗,他还分给我马奶酒喝……”
霍山突然挣脱枷锁,朝着茂陵方向磕头:“爷爷,孙儿对不起你!”
有些人认为霍家自作自受,骄纵跋扈致使家族覆灭;也有人为霍家一代战神的血脉终结感到惋惜。
无论如何,当霍山和霍云最终被杀时,霍去病那个曾在狼居胥山立下誓言的少年将军,霍家的血脉,也彻底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