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那个滑雪胜地萨斯费,苏翊鸣在坡面障碍训练里,居然连续做了两个1980度空翻,还是背靠背的!
这可不是转个圈那么简单,空中转五圈半啊,想想我平时原地转两圈就晕得想吐,人家还得落地稳如老狗,太离谱了!
先说这个动作本身吧,1980度就是空中转体五圈半,背靠背呢,就是一次滑行里连做两个。
之前有人能单做1980,甚至2160,连起来? 没人试过。 苏翊鸣这是头一遭,落地还一点不晃,雪板都没侧滑。
懂行的人说,这就像你能单腿跳远,但左右腿各跳十米不摔跤,简直反人类!
苏翊鸣现在才21岁,已经老江湖了。 他4岁就开始滑雪,那时候雪板比他还高,大人看着都怕他摔,结果这小子玩上瘾了,直接放话要当“单板王”。
别的小孩说说就算了,他真当目标了。 2018年,14岁入选国家队,从业余变职业。 2019年全青运会,他代表山西队,一下拿了大跳台和坡障双冠,国内圈子里都说他是潜力股。
2021年,他第一次出国比赛,单板滑雪世界杯美国站,直接夺冠! 这可是中国男子单板的首个世界冠军,破零了。
2022年北京冬奥,17岁的他,大跳台金牌,坡障银牌,成为中国最年轻冬奥冠军。 那时候他用的是1800度转体,已经顶级了,但他没停,一直往上冲。
你们别觉得他一路顺风顺水,受伤多了去了。 小时候训练被“火箭人”撞倒,腿骨折,医生建议非手术治疗,可他肌肉结实,治疗过程巨疼,硬扛过来了。
还有一次大腿骨重伤,姥爷看片子都吓晕了,医生说他可能再也不能滑雪了。 那时候媒体还叫他“天才少年”,他突然面临退役风险,慌得不行。
幸好妈妈没劝他放弃,反而拿同学留言册鼓励他,里面全是“等你拿冠军”的话,让他重新振作。
训练方面,苏翊鸣特别聪明,不蛮干。 比如这次背靠背1980,他用的抓板姿势是Indy Crail,左手抓前刃,左腿绷直,这动作难在要对抗离心力,还要快速切换发力手。
而且他每天只练10次,有人觉得少,其实这是保护自己。
苏翊鸣把每次练到位,不瞎堆量。
2025年5月,他还完成了2160度转体,加入“2160俱乐部”,发了视频说“送给21岁的自己”。
才过5个月,又搞出背靠背1980,这进度条拉得飞快。 现在他正在瑞士训练,备战新赛季,首站11月在中国张家口,北京还有比赛。 单板滑雪的难度标准一直在涨,以前1440度就能金牌,现在只是热身。
说到这儿,我想起个事儿:苏翊鸣爸妈的教育方式挺另类。 冬奥会期间,别的家长紧张兮兮,他们居然去海南旅游! 有人说他们心大,他们说不想给孩子压力。
每次训练完,妈妈让他报平安,冬奥前还写信说“感谢没放弃的自己”。 这种放养式支持,是不是比严管更有效?
对了,裁判打分有时有争议,比如2025年世锦赛他拿亚军,反脚1980动作分不高,但他自己说“对分数没疑惑”。
这种心态,是不是职业运动员的必备? 还有,他肩膀受伤休息过,状态下滑,但很快调整回来,自称“不怕失败”。
现在单板圈里,难度竞赛越来越激烈,苏翊鸣这种突破,会不会让其他选手压力山大?
话说回来,高难度动作风险也大,每次旋转都是对身体的极限挑战。 苏翊鸣强调科学训练,可这种“背靠背”玩法,会不会有一天触碰到人类极限?
毕竟,滑雪不是杂技,安全第一啊。 你们觉得,运动员该不该为了突破,冒这么大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