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大将的排序方式有两种:一种来自《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另一种来自《三国演义》,其中刘备的使臣费诗对关羽说:“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哪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
听到这个回答后,关羽大为愤怒,他说:“翼德是我的弟弟;孟起是世代名家;子龙跟随我多年,也是我的弟弟,地位可以与我并列,没问题。但黄忠算什么,凭什么跟我同列?一个老兵怎么配与我并肩?”关羽认为,张飞和赵云都是他并肩作战的兄弟,而马超靠的是祖上余荫,黄忠则完全没有什么显赫背景。关羽似乎忘记了,他和黄忠曾在长沙一起作战,并在那时互相扶持、彼此关照。
即使只根据《三国演义》来看,黄忠也绝不能被视为五虎大将中最弱的。事实上,在吕布死后,曾与关羽大战一百回合而不败的,除了黄忠,再没有第二个将军。黄忠曾在战场上斩杀夏侯渊,这一战的表现,堪称“三国第一单挑战功”。夏侯渊不仅是魏国的名将,还与曹操关系亲密。黄忠凭一己之力力战夏侯渊,说明他具备非常高的战斗力。
黄忠与关羽在长沙的第一次对战,持续了一百多回合未分胜负,第二天再度交锋又打了五六十回合,虽然关羽最后施展计谋,诈败拖刀,但这足以证明黄忠并非轻易能被击败的对手。黄忠在蜀汉五虎大将中虽然年长,战力却是实打实的,不应简单地被视为最弱的一位。
但关羽并不满意与黄忠同列。他曾在正史中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这句出自《三国志》,在当时的背景下,黄忠并没有与关羽单挑过,而是先投降曹操,之后又投降刘备。其实,关羽的愤怒更多是对马超的不满,毕竟他更了解自己的武力,确信与马超对决定能取胜。毕竟关羽已经有了足够的沙场经验,而马超是后起之秀。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被公认为“万人敌”,他们的战斗力几乎无人能敌。关羽曾在未骑赤兔马之前,就轻松击退许褚和徐晃的联手围攻,张飞在汉中与张郃对阵时,将对方打得弃马逃走。而马超与赵云曾与许褚单挑,但并未取得压倒性的胜利。那么,从关羽和张飞的角度来看,五虎大将中谁的武功更为强大?是马超还是赵云?
从武力上看,战斗力的高低并不是空谈。单单用武功来排序,马超和许褚的两场战斗有待商榷。首先是潼关之战,许褚与马超激战,互相乱打,胜负未明;其次是葭萌关之战,马超曾偷袭张飞但未果,结果张飞请求再战,马超却没有再挑战。可以说,马超的战绩并没有其他大将亮眼。
与此相比,关羽在斩杀颜良和文丑时展现出的速度与实力,是马超和赵云难以比拟的。关羽以真本事斩文丑,快速而果断,完全展现了“万夫莫敌”的气概。而张飞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也表现出非凡的战力。这让人不禁思考,马超和赵云是否能在与吕布的对决中立足?
吕布的强大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许褚,和吕布对战时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若吕布活到马超、赵云成长之时,胜负可能真的难以预测。许褚作为对比,足以说明马超和赵云还未能达到吕布的层次。
所以,如果按照武力排序,马超和赵云的表现相对较弱,而关羽的武功则是五虎大将中最为出色的。从战绩上来看,关羽在斩颜良、文丑的表现、张飞与吕布的对战、赵云在长坂坡的斩杀,都表明了他们两人的绝对实力。
五虎大将的排序并不容易,因为他们的武功各有强弱。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与历史事实,关羽和张飞的地位显然是稳固的,而马超和赵云虽然也有许多支持者,但从战绩与表现来看,他们在五虎大将中并不占据顶尖位置。
若不考虑资历和与刘备的关系,单纯从武功来看,蜀汉五虎大将的排名无疑会有所争议。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关羽与张飞必定排在前两位,而马超和赵云的排序,便留给每个读者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