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被严重低估的皇帝,能力远超朱元璋,可惜很少人提及他的名字
创始人
2025-10-12 22:32:45
0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朱元璋太有名,反倒让另一位明朝皇帝被忽略了。他没打过大仗,也没大张旗鼓搞改革,却稳住了天下二十年,朝廷不乱、边境安稳、财政充盈,史书却对他轻描淡写。

他是谁?为什么他做得好却被遗忘?

少年登基,初露锋芒

朱见深这一生的起点,够乱。

他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是那位被瓦剌掳走、史上唯一被俘的在位皇帝。土木堡战败后,明英宗被抓、明代宗即位、英宗复辟,一场宫廷大戏演完,朱见深才算“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

但朝堂不平。英宗复辟之初,处处是雷。旧臣不满,新势力激进,太子刚立,又面临党争夹击。

就在这种烂摊子中,成化元年,十四岁的朱见深当了皇帝。

他刚坐上龙椅,朝堂上就吵翻了天。景泰朝旧臣要平反、新任文官要裁撤、宗室要求待遇、宦官活动暗涌,几乎所有势力都在推拉。新皇刚换龙袍,政坛就要炸窝。

可朱见深没有乱。他第一步做的是扶李贤为首辅,召回商辂彭时等名臣,给自己搭了个“老带新”的官僚班底。这些人清廉、刚正,是当时公认的好官,也正是他需要的“挡箭牌”。

他不是啥事都敢拍板的小皇帝,但他有一点厉害:知道什么时候听谁的。

李贤为人刚硬,敢杠朝中权贵,商辂口碑好、敢讲话,彭时不贪不党。朱见深把这三人架起来,既安抚了朝野情绪,也间接立下了“自己是听规矩的皇帝”这个人设。

外人看他“少年皇帝”,其实他很早就明白当皇帝最重要的是人事布局

第二步,他处理景泰年间的恩怨。这一步,叫“刀背挑”。他没有一味秋后算账,而是有取有舍,重罚两三个太过的奸臣,其余多半宽处。既给景泰一朝留了体面,也防止党争复燃。

这种操作,让不少大臣说他“宽和仁厚”。其实不是仁,而是稳。“不让大臣结仇,不让朝堂乱局,这是少年皇帝最聪明的选择。”

再来看他当时的内廷。万贵妃专宠,宫中宦官势力不小。但他没立刻动她们。他知道太快翻牌,会惹反弹。反而对宦官采取“疏而不远、禁而不绝”的手法。

他并不理想主义。他接受现实,也清楚帝王最怕的,是动太猛、踩错线。

十四岁少年登基,面对的是成年人的江湖。他不靠狠,而是靠能忍。

这一点,反而比朱元璋那种“杀到干净”的做法,更符合中期王朝的现实需要。

有人说他没魄力,不如太祖那般雷霆手段。可别忘了,太祖是草莽出身,不杀不立威;朱见深是宫廷出身,不稳不立身。

这种稳,是他最被低估的一面。

中期称治,力挽乾坤

进入成化中期,局势逐渐稳定。很多史书用“成化中兴”来概括这段时间。这不是褒义词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回暖。

从经济上看,国库逐步充盈,财政恢复有序。大明初期那套户籍、税制、徭役机制早就出了问题,到了成化年间,朱见深开始让户部整顿册籍,试图“搞一次不流血的税改”。

他没有大张旗鼓搞变法,而是让改革从文官主导的体制中一点点渗透。你可能觉得慢,但事实是,这一套方式避免了上下激烈对抗。

这也是成化帝特别务实的一点:他能忍住不当改革英雄,只做局部调整的推手。

再来看边防。他不像朱棣那样五次亲征,但他对蒙古、女真的态度非常清楚:“不主动扩张,但也绝不示弱。”

他下令强化九边防线,尤其是西北一线修堡垒、建屯田,派王越等将领固守边疆。这些措施让北方草原民族“打得进,守不下”,你说他不打仗吧,可边疆一直没丢。

在西南,苗疆叛乱、流民作乱,他派地方藩将率军平息,之后又建立了一整套宣慰制度,让少数民族归顺有依靠、犯事有处罚,一手硬一手软,手段不算精细,但够用。

关于文官体系,他继续用李贤那一类“中性化”官僚,让吏治少党争。他不搞极端清洗,不大换血,而是保持文官的稳定和功能性输出。

这其实是一种很现代的“制度治理”理念。

当然问题也有。他后期开始宠信万贵妃,让她干政、干预人事。他也放任部分宦官掌握印信、诏令。这一度引发言官密奏、史臣批评。

但说实话,那些毛病哪个明帝没有?连朱棣后期都信任太监。成化只是更早“暴露了常态”。

朝廷照转,政策没塌,大明也没崩。这说明他对权力虽然有偏执,但还没丢控制力。

成化中期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不走极端。

不激进改革,不全信儒术,不迷信武力,也不完全压迫边疆。

他是个中庸型皇帝。但这个“中庸”并不是弱,而是恰到好处的稳。

而历史往往不爱这种类型。喜欢翻天覆地、翻江倒海,偏不爱这种“把水烧开但不溢锅”的做法。

所以成化帝被低估,其实也不冤。他太不像一个戏剧型皇帝了。

但在历史上,戏剧性不是唯一的强。真正能保一朝平稳二十年,那才是能力最好的证明。只是这种能力,不热血,不炸裂,但很值钱。

史书不爱他,群众也忘了他

成化帝做了很多事,但在史书里,提到他的时候并不多。查《明史》,朱见深的传记字数远远少于朱元璋、朱棣、嘉靖万历这几位。不是没事干,而是没人写。

为什么没人写?原因其实挺现实。

第一,他没打大仗。没动过几十万大军、没干过“百万雄师渡黄河”这类史诗级操作。《明史》这种官方史爱写这些。你一打仗,就有战争表,战功册,兵部文书可以摘抄。你不打仗,史官也懒得费笔墨。

第二,他没搞大改革。比如张居正那种推“一条鞭法”的,史书愿意用整章来写。朱元璋搞过吏治清洗,朱棣搞过迁都,嘉靖玩过“隆庆改制”,这些都有声有色。

朱见深呢?他搞的是“不动声色型优化”。户部税册整理、边防缓建、儒官派系平衡,这些事太细、太日常,史官没兴趣。在那个年代,“没有大事”不是优点,是被遗忘的理由。

第三,他太中庸。不坏、不猛、不疯、不爆,没留下“流芳百世”也没落个“遗臭万年”。他是那种——在评论区你会忽略的人。不是主角,也不是反派。

第四,负面反倒被写进去了。像万贵妃干政、宦官专权这些事情,是史官最爱写的料。你主政再稳,他宫廷生活一乱,史书立刻加料。成化后期的宫闱混乱,就被放大了十倍。

结果是:你认真治理天下20年,史书只记了你宠妃、信太监、偏科举。

所以成化皇帝就这样被“文档处理”掉了。

他不是没留下政绩,而是没留下热点。

而老百姓只记得热点。

如果换个角度,这个人会被封神

再回到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明朝皇帝,而是放在一个现代企业、国家管理岗位,成化帝这种人会是什么?

答案挺明显:是一个“风控型高管”。

你别指望他做出爆款产品,但他能让公司稳住财务,团队别乱、风险别炸。大环境波动时,他稳得住。业绩不好时,他控成本。你让他领改革大旗?不行;让他保住局面?很行。

放到国家,他是一个“让你生活没变化”的领导。你日子照常、粮价没变、边境不打仗、地方不作妖。这些“没变化”,正是他的贡献。

而如果拿朱元璋来对比,那是另一个极端。草根出身,靠杀立威,改制动刀,扫平旧秩序。朱元璋像爆破专家,哪里问题炸哪里。成化帝像系统运维人员,每天盯着后台,不出Bug就谢天谢地。

一个扫地重建,一个修墙补漏,谁更厉害?不能一概而论。

问题就在于:扫地那种更有故事,补墙这种没人爱听。

成化帝这种人,不适合写小说,也不适合拍剧。你很难让观众看“皇帝今天又下了一份非常合理但无聊的财政文书”。

他的功绩沉在水面下,而大众记忆只浮在浪头上。

这才是他被低估的根源:不是他不行,而是他太正常、太理性、太稳健。

历史需要稳定,但历史不记稳定。大家更爱听反转、激战、造反、夺位、叛乱、大刀阔斧、血流成河。

所以成化帝这个人,就被“安静地埋在了稳定里”。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挖,才重新发现:

原来这位皇帝,其实很强。

强在无声,强在无波,强在一切都没出错。

而这些“没出错”,才是最难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第三届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的战火今日午后再度燃起,12时30分,备...
2025-10-12 13:12:15
原创 ...
93年前,日本的裕仁天皇刚刚继位五年,便开始大言不惭地制定侵华战略...
2025-10-12 13:02:46
宋代汝窑天青釉四大天王梅瓶...
在浩渺无垠的天界,传说有四位威震八方的天王,他们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2025-10-12 13:02:38
原创 ...
1952年2月9日的空中对峙 1952年2月9日清晨,阳德郡三东...
2025-10-12 13:02:36
原创 ...
最近,中印两国之间关于盾构机的争议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回顾一下,曾...
2025-10-12 13:02:26
原创 ...
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实际掌权者,她的奢侈享乐和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
2025-10-12 13:02:26
原创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2025-10-12 13:02:14
原创 ...
全球争议领土与独立运动 目前全球有195个公认的主权国家,但许多地...
2025-10-12 13:02:13
原创 ...
2025-26赛季的费城76人,开局便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恩比德和保...
2025-10-12 13:02:06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有12个“铁帽子王”,其中最早的8位王爷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这一荣誉。与后来四位因恩封而得的王位不...
原创 如...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后世对这段历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三国演义》让这段历史更加神秘...
原创 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描绘了盛唐时期的壮丽景象,也是唐代边塞诗的经典之作。唐朝,是一...
搞定高尔夫和潜水之后,华为的手... 哈?人也有输出功率?还能用手表测出来? 上个月,华为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发布了全新手表 WATCH G...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各路豪杰纷纷崛起,英雄辈出,许多名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其中许多武将虽然...
原创 蒋... 前言: 蒋介石,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关键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复杂的人际...
原创 封... 今晚7点半,昆明拓东体育场将上演一场没有观众的比赛。 中国U23男足迎战泰国U23,这场封闭进行的热...
原创 同... 煮饺子的小技巧:盖锅盖与不开盖的差别 在我们做饺子时,很多人都知道要煮到饺子浮起来,但你是否注意过...
原创 董... 在阅读本文前,建议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文章,也能让您参与讨论和分享。...
原创 清... 提到古代的皇室陵墓,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清东陵。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布局最整齐的皇家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