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战争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轻机枪的身影,尤其是捷克式轻机枪,它因“出镜率”高,几乎每个小孩都能认出来。其实,那个时代的轻机枪种类繁多,远不止捷克式,还有美国的勃朗宁、法国的哈奇开斯、英国的刘易斯、瑞士的启拉利等。
这些轻机枪在当时的装备数量也不少,尤其是像启拉利轻机枪,还被大量仿造。对于当时的国军来说,如果部队配备了轻机枪,种类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1930年代中期,国军进行“调整师”时,便设定了标准,要求在师级建制内统一轻机枪型号。
具体来说,在20个师的调整计划中,轻机枪的主要型号有捷克式、哈奇开斯和勃朗宁三种。每个师配置的轻机枪数量不少,达到了324挺,这样轻机枪的配备已经下达到了步兵班一级。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中的损失、军队扩编以及军工生产能力等问题,轻机枪的装备标准有所下降,通常一连配备6挺轻机枪。这样一来,每个班就有一挺轻机枪可用。
随着抗战的深入,国军得到了大量的美援装备,新编制的美式军队和师队中,步兵班再次标配了轻机枪。而且,各军、师的辅助部队也装备了轻机枪,以增强自卫能力。这使得美械部队的轻机枪装备量非常大。
到了1946年,部分美械部队改为“整编师”,虽然步兵团数量从9个减少到6个,但装备数量反而得到了增强,并且强化到了各战辅单位中。因此,整编第74师就装备了992挺轻机枪,这些机枪多为进口新枪,质量和数量在当时都属于顶尖水平。
其中,这992挺轻机枪采用的型号是“勃然”轻机枪,实际上是加拿大生产的7.92毫米口径布伦轻机枪,也被称作“七九勃然”或“加拿大机枪”。这些机枪的备弹总数为730601发,平均每挺机枪配备736发子弹。由此可见,整编第74师的机枪装备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出色。
在整编第74师的6个步兵团中,每个步兵团原本配备83挺轻机枪,总数为498挺。如果按照这一装备标准,6个步兵团就能满足轻机枪的需求。然而,整编第74师的实际装备量是这个标准的两倍,实际配置数接近1000挺。其他的机枪装备被分配到了整编旅和师直属单位。
根据当时的编制,整编第74师有3个整编旅,每个整编旅下辖的单位也配备了轻机枪。例如,特务连、搜索连、工兵营等直属单位,总计装备了87挺轻机枪,明显比一个普通步兵团还要多。这样,整编第74师的直属单位和整编旅就配备了261挺轻机枪。
整编师直属单位包括特务营、工兵营、通信营等,其中工兵营配备了24挺轻机枪,而特务营扩编成营后,装备了72挺轻机枪。因此,整编第74师直属单位也配备了96挺轻机枪。
最终,整编第74师的轻机枪总数为855挺,但实际上该师装备了992挺轻机枪。多出来的137挺轻机枪,可能是由于整编师的编制调整导致的。整编师减少了3个步兵团,这使得步兵的数量减少,部分后勤单位也被当作步兵使用,可能因此也配备了轻机枪。
综合来看,整编第74师的轻机枪装备非常充实,特别是在直属和后勤单位也有轻机枪。尽管这些单位并非专门的步兵部队,但在防守作战时,轻机枪的火力极为强大,这也使得整编第74师的作战能力非常强悍。直到该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灭,许多装备,包括这些轻机枪,都被缴获,极大地增强了华东野战军的装备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