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年(后汉乾佑四年),郭威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发动兵变,带领大军攻入开封,杀死了后汉隐帝刘承祐,后汉因此灭亡。为了稳定局势,郭威迎请武宁节度使刘赟继位。刘赟是河东节度使刘崇的长子,虽被过继给刘知远,但依然名义上是刘赟的父亲。刘赟从徐州赶到开封,但最终被郭威杀害,郭威继位称帝,建立了后周,史称后周太祖。
与此同时,刘崇原本按兵不动,但得知刘赟死讯后,在晋阳即位,改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北汉的疆域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按地图上的位置,北汉的领土从山西北部到中南部之间。自后晋高祖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朝后,河东地区成为五代的北方边境,北汉虽名义上拥有一府十州,兵力约三万,但人口不足五十万。由于实力较弱,北汉常常需要向辽朝求援。
北汉宰相郑珙带着国书和金银,前往辽朝请求援兵,请求辽朝出兵帮助北汉对抗后周,并承诺每年向辽朝交纳十万贯岁币。几天后,辽世宗耶律阮被刺杀,继位的辽穆宗派遣萧禹厥率五万大军与北汉联合出征,但最终由于冬季天气严寒,辽军损失惨重,两军撤退。接下来,后周显德元年(954年),辽朝再次出兵,耶律敌禄率领十万大军南下与北汉交战。后周世宗柴荣亲自出征,在高平之战中大获全胜,北汉主刘崇带领百余骑兵狼狈逃走,辽军也败退回北方。
刘崇因忧愤成疾不久去世,由他的次子刘承钧继位。可是,北汉日益疲弱,刘承钧在位期间,也在不断的外患和内乱中挣扎。958年,柴荣南征南唐并获得一系列战果。刘均乘机与辽国联合南下,想借此挽救北汉局势,但最终被柴荣击败,收复了被辽占领的多个地区。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并接管了后周的疆域。
北汉在赵匡胤的北宋建立后变得更加孤立。北宋初期,赵匡胤不断派军北上掳走北汉百姓,征服北汉军队,使得北汉的实力不断削弱。到了968年,刘承钧去世,由其养子继位,随即发生了政权更迭。此时,刘继元即位,但北汉的局势更加动荡。刘继元大开杀戒,将刘崇的后代几乎全杀,企图稳固自己的统治。他得到辽朝的支持,但辽朝更重视利用北汉消耗五代王朝的力量。
尽管北汉屡遭宋、辽等强敌的攻击,但得益于辽朝的扶持和太原的地理位置,北汉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太原盆地周围的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使其成为易守难攻之地,且汾河流经此地,造成敌军在逆水进攻时困难重重。直到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刘继元投降,北汉最终灭亡。
北汉存在的二十八年,对于五代时期的政权更替来说,已属不易。北汉作为五代王朝中的北方诸侯,凭借辽朝的支援和自身的战略地理优势,能够坚持如此之久,实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