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三国时期最令人惋惜的名将,很多人会想到高顺、太史慈或张飞。但在我看来,最可惜的却是西川名将——张任。
张任不仅文武兼备,还多次挫败刘备的荆州军,甚至一箭射死军师庞统,让刘备的入川计划几乎全盘崩溃。若不是诸葛亮后来亲自调动众多猛将围攻,张任恐怕还真不是轻易能被拿下的角色。
那么,如果张任与蜀汉的黄忠、魏延单挑,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为什么选择对比黄忠和魏延,而不是张飞和赵云?
原因很简单:张任虽勇,却还不算超一流战将。张飞能与吕布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赵云更是长坂坡七进七出,勇不可当,这样的战力明显高出张任一筹。所以,把他放在与黄忠、魏延的层次来比较更合适。
张任对阵魏延
刘备入川时,庞统为军师,麾下大将便有黄忠、魏延。当时在涪水关的宴席上,庞统建议席间刺杀刘璋,以图兵不血刃夺取西川。刘备虽不肯动手,但庞统暗中安排魏延试探。结果魏延在席间舞剑,张任立即拔剑迎战,两人在筵前交手。原文写道:“舞剑必须有对,某愿与魏将军同舞。”最终魏延甚至需要刘封助阵,才算稳住场面。由此可见,魏延与张任短兵相接并未占到便宜,若真单挑,很可能落在下风。
魏延后来虽然在蜀国后期晋升为一号猛将,但他对上魏国大将张郃时并不占优势。而张任却能在雒城之战设计围困张飞,差点置其于死地。相比之下,张任的战力至少不弱于张郃,甚至更强一些。可惜他终究不属超一流水平,否则在雒城遇到赵云时,也不会选择拔马而逃。
张任对阵黄忠
魏延或许难敌张任,但黄忠的情况就不同了。
黄忠在长沙之战登场时,曾与关羽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说明他出场即是巅峰。若是彼时的黄忠遇上张任,张任绝对不是对手。
不过,等到刘备入川,已过数年,黄忠年纪渐大,状态有所下滑。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不是最巅峰,他依旧是强一流水准。
例如取川之战中,魏延被泠苞、邓贤夹击,险些丧命,关键时刻黄忠杀出,一箭射死邓贤,又击退泠苞,不仅救下魏延,还让敌军大败。这一战也让魏延对黄忠心服口服。
后来在对战魏军时,黄忠还能与张郃、夏侯渊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张郃都忍不住称赞:“黄忠有谋,非止勇也。”更别提米仓山之战,黄忠独自一军硬抗张郃、徐晃,从清晨打到正午,直到赵云到来才合力退敌。那时的黄忠,虽已年老,但依旧英勇无比。若真与张任正面对战,黄忠绝不会落于下风。
总结
张任虽不足以匹敌黄忠,但依旧是三国少见的名将。他心思缜密,勇猛果敢,射杀庞统、围困张飞,这些都不是浪得虚名。若不是刘璋优柔寡断,加上张任忠义耿直、宁死不降,假如他投靠刘备,必定能有更大的舞台,或许会成为一位名震古今的传奇人物。
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