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日本自卫队飞行员在西北海域发现了“福建舰”及其舰队的行踪,正在朝着台海缓缓驶去。这个消息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仿佛是一只猫盯着没开封的罐头,明明什么都没看到,却开始胡乱猜测。
日本的NHK新闻全篇都在聚焦福建舰甲板上的情况,“没有看到舰载机”,就断定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可能只是个空壳。这种分析方式非常片面。实际上,去年在阅兵式上,各型弹射舰载机已经亲自展示过了。日本媒体的这种短视分析,似乎有点像是戴上了“狭缝眼镜”,看不到大局。 更讽刺的是,日本作为亚洲早期的航母建设者,对邻国的每一点进展都表现出不安。辽宁舰、山东舰一艘又一艘的海上巡航,日本追踪了这么久,看到中国海军越来越熟练,却仍旧坚持“只有美国才能驾驭电磁弹射”的陈旧观点。 事实上,中国的海军弹射航母和舰载机技术是同步发展的,舰机协调作战,进步速度比他们的“F-35B登舰”技术要快得多。中国滑跃航母的起降频次已经追平了美军,某一周甚至达到380架次。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中国海军在航母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福建舰一旦全面配备舰载机,弹射技术也会随之更加成熟,作战效率必将大幅提升。 对日本而言,想要在航母领域赶超中国的步伐实在太难。尽管日本有一定的野心,也曾与美英合作,进行F-35B的训练,但他们总是裹着盟友的外衣,无法独立突破技术壁垒。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航母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日本的追赶之路显得越来越遥远。 福建舰进入台海,实际蕴含着更深的战略意义——在航母战斗群之上,中国的火箭军、岸基空中力量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使得中国的海军战斗群不仅仅是单一舰船的威慑。每一次国产航母穿越岛链进行巡航,都让东亚地区的各方高度关注,毕竟,这支全新的蓝水海军迅速成长,阵容的壮大,特别是日本,成了这场竞争中的“观众”。 未来,随着福建舰编队的进一步扩编,可能会有四五艘驱逐舰、两三艘护卫舰、甚至水下核潜艇等强大战力组成的舰队。这种强大的阵容,现实中是日本难以想象的。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正在快速成形,西太平洋的浪潮上,正有真正的航母集团逐步成型。 如果说过去中日之间的较量还局限于“远观”,如今双方已经进入了现实的竞争。尽管日本媒体试图用放大镜去寻找福建舰的缺点,但他们已经无法忽视这艘航母背后强大的攻防体系。一旦福建舰再接连取得战果,每次东亚安全格局的讨论中,它都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日本的质疑更多的是一种时代惯性的反映。中国海军如今已经驶出了自己的航道,在光环背后,是每一次起降、每一次技术积累所带来的信心和力量。而“福建舰编队现身台海”这一事件,无疑让日本自卫队和舆论,再次坐到了“见证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