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本是并州牧丁原的义子。后来董卓趁着外戚和宦官斗争,带兵进入京城掌控朝廷。为了笼络吕布,他将名马赤兔相赠,并劝说吕布杀掉丁原投奔自己。吕布见利忘义,果然出手杀了丁原。
然而,吕布这种人“逐利而交”,能背叛丁原,就能背叛董卓。董卓掌权后胡作非为:大肆杀戮、祸乱后宫、毒杀何太后,连汉少帝都遭他毒手,民怨沸腾。司徒王允为除掉董卓,设计“连环计”,把养女貂蝉先许配吕布,再献给董卓。吕布发现心爱的女人成了董卓的宠妃,愤怒之下在王允挑唆下,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郭汜、李傕等部将反攻长安,打败了吕布。兵败后的吕布投奔袁绍,却因不被信任而离开。此后在陈宫等人辅佐下,吕布自成一方势力,但最终还是败给了曹操。
公元199年,下邳之战,曹操以水攻困吕布城池,最终活捉吕布。吕布手下三名大将同时被俘,曹操却只留下了两人,处死了最强的那一个,这是为何?
---
一、张辽 —— 忠心实干的猛将
张辽原是丁原的部将。丁原被吕布杀死后,他随吕布投奔董卓,后来又追随吕布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是吕布“八健将”之一。
下邳战败后,张辽主动表示愿意投降曹操。虽然他也多次换主,但每次都忠心耿耿,从未背叛过。曹操欣赏他,劝降成功。张辽在曹营屡建奇功:
- 官渡之战中,掩护关羽斩杀颜良;
- 白狼山之战,少兵大破乌桓军,亲手斩杀单于蹋顿;
- 合肥之战,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
- 逍遥津之战,仅用八百兵马大败孙权,名震江东,还留下“张辽止啼”的典故。
张辽由此成为曹操最倚重的名将之一。
---
二、臧霸 —— 独立一方的豪强
臧霸原本是徐州牧陶谦的部将。陶谦去世后,刘备接管徐州,但臧霸并不听命于刘备,而是独立掌握兵权。
当吕布趁机夺取徐州时,臧霸成了其部下。曹操攻打吕布时,臧霸因与吕布“唇亡齿寒”,也被迫助战。吕布战败后,他选择投降曹操。
臧霸能力不俗,归顺曹操后,积极出征南北,表现不凡,也被曹操重用。
---
三、高顺 —— 忠烈不屈的将军
相比张辽与臧霸,高顺才是吕布最忠诚、最能打的将领。他指挥的“陷阵营”是吕布最精锐的部队,曾多次击败刘备、夏侯惇。
高顺为人刚直,常直言劝谏吕布,但吕布因贪酒好色,渐渐疏远了他。下邳战败后,高顺与吕布一同被俘。曹操原本想招降这位猛将,还问他有无遗言,暗示给机会投降。但高顺宁死不屈,一言不发,拒绝归顺。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将他处死。
与此同时,谋士陈宫也因不愿投降而被斩。
---
结语
吕布手下的“八健将”最终大多难逃厄运:郝萌反叛被高顺斩杀,曹性射瞎夏侯惇后被杀,成廉战死于乐进之手,宋宪、魏续、侯成则投降曹操。
而在下邳之战后,曹操的态度很清楚:
- 像张辽、臧霸这样有能力、又肯效忠的,留下重用;
- 像高顺、陈宫这样忠于旧主、死不投降的,只能处死。
吕布虽勇冠三军,但因反复无常,最终被处斩。反而张辽等人,因忠诚和才能,成了曹操帐下的中流砥柱。
---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篇再缩写成一个“简短故事版”,让文章更适合大众读者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