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军队常常被人讥为“废柴”,战斗力低下。但到了岳飞手里,宋军却焕然一新,硬生生打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威名。岳飞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让岳家军成为金人眼中最难对付的对手?
战马改变战局
岳飞早期带兵时,其实和其他宋将一样,也经常打败仗。转机出现在一次突袭中:他的部将牛皋、杨再兴奇袭伪齐军,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
要知道,当时宋军最大的短板就是缺马,只能靠步兵硬拼金军的铁骑,结果自然屡战屡败。这批战马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局面。岳飞立刻组建了三支步骑混合部队:踏白军、游奕军和背嵬军。特别是背嵬军,可以说是当时最顶尖的混编部队,多次在战场上让金人吃尽苦头,最终逼得金人发出那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人员的精挑细选
当然,装备只是基础,岳家军的人员选拔也很有针对性。最核心的一批士兵来自宗泽手下的东京留守司,其中不少是河东旧部,还有大量河北人。为什么偏偏选河北?因为北宋灭亡时,河北深受金军屠戮,百姓满腔仇恨。这样的背景,让这些士兵对抗金军时拼劲更足,战斗力几乎天然就高出一截。
不过,把这群人拧成一股绳并不容易。岳家军后来还并入过其他宋军,价值观和习惯不同,摩擦不断。甚至有一次,岳家军被地方官员误认成乱军,不仅断了粮,还差点爆发冲突。最终,靠着岳飞高超的治军能力,他建立了以武功和战功为核心的晋升体系,并统一军中思想,才让这支军队逐渐稳固下来。
严格治军与经济保障
岳飞能带出铁军,还有一个关键原因:会管理钱。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军队允许“回易”,也就是经商来补贴开支。本意是减轻国家负担,可很多将领把精力放在赚钱上,训练反而荒废了。
岳飞却反其道而行。他提出“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命”,对军产有明确的管理办法:
1. 扩大军产,低价时批量购入田地和资产;
2. 请专人打理,相当于职业经理人管理军营产业;
3. 收益全部用于军用,不许将领私吞。
在这种制度下,岳家军吃得饱、穿得暖,薪资待遇也远高于其他部队,士兵自然愿意拼命。
岳家军的庞大经济实力
根据史料记载,岳家军在鄂州、襄阳一带拥有大量酒库、典库、营田和商铺,年收入可观。比如:
- 每年息钱收入超过一百一十六万缗,稻谷十八万石;
- 月度军费达五十六万缗,粮食七万石,比另一支宋军刘光世部队的消耗还要多一倍;
- 在江州屯驻时,岳飞购置田地、水磨和房产,租出去的收入每年高达几百万文;
- 在庐山,他还拥有大量不动产和商铺,租金稳定。
也就是说,即使朝廷不发军饷,岳家军依旧能自给自足,待遇不受影响。
总结
岳家军之所以能打出赫赫威名,靠的并不仅是勇猛,而是装备、兵员、制度和经济的全面保障。岳飞既懂得选兵用人,又会整肃军纪,还能用商业思维解决军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正因如此,岳家军才成为金人眼中最难撼动的铁军。
参考资料:《宋史》《鄂国金佗稡编》《宗忠简公集》《鸡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