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里戈任因飞机失事去世两年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在非洲的势力也在悄然瓦解。据多家西方媒体报道,俄罗斯的新“非洲军团”在接替瓦格纳后,面临了重重困境,接连在多个非洲国家遭遇失败,甚至不得不缩减驻军规模,放弃之前所获得的利益。随着俄罗斯的撤退,曾被瓦格纳排挤出非洲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法国,开始卷土重来,重新与当地政府签订军事合作协议。
非洲军团如何败坏瓦格纳的“家底”
想要理解普京是否真的是瓦格纳“江山”破坏者,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瓦格纳在非洲的地位有多么牢固。这并非仅仅是军事存在这么简单。早在普里戈任的领导下,瓦格纳就深深扎根于非洲,开创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例如,在中非共和国,瓦格纳牢牢掌控了恩达西马金矿,每年能够提取近3亿美元的黄金,同时还获得了约2500平方公里的木材开采权,以及四分之一的钻石出口份额。此外,瓦格纳还控股了苏丹的Meroe金矿和马里MarinaGold公司78%的股份,从2018到2021年,仅资源开采这一块就为他们带来了超过2.5亿美元的收入。
更为关键的是,瓦格纳的“人情账”也是其他势力无法轻易替代的。瓦格纳派出的5000名雇佣兵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协助政府军与恐怖分子作战,与当地军官建立了深厚的关系,甚至在部落谈判中也有发言权。这些深厚的“人情债”是短期内无法复制的。
然而,在2023年普里戈任去世后,普京决定进行一次重大的调整,将瓦格纳集团收归国防部直接管理,并组建了一个名为“非洲军团”的新力量,由副国防部长叶夫库罗夫亲自领导。普京的想法是将“私人地盘”变为国家资产,然而,这一转变并不顺利。
首先,“非洲军团”改变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模式,要求对方用现金结算,而非通过资源交换。中非政府明确表示:“我们只能提供资源,无法支付现金。” 这让原本积极合作的非洲国家,合作热情大减。更严重的是,非洲军团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原本的瓦格纳老兵被分派到车臣部队,或者只能留在矿区做安保,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参与战斗。
例如,在2024年11月,非洲军团在帮助马里政府军夺回基达尔城镇时表现尚可,但在布基纳法索的任务中,他们则失败了。布基纳法索有40%的领土被恐怖分子控制,非洲军团派遣的300人保护总统,但却连基本的反恐防线都未能守住,民众的不满情绪高涨。
俄军收缩后的非洲选择
有观点认为美法在此时重新进入非洲,是“捡漏”而来,但这个“漏”并非轻松得来,实际上,是非洲军团自己让出的位置。回顾2024年,美法在非洲的处境并不轻松。尼日尔曾将1500名法国军人驱逐,美军也被迫结束了12年的驻军;乍得政府宣布终止与法国的防务协议,认为外国驻军有损主权,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等国也纷纷要求关闭外国军事基地。
在那时,大家普遍认为俄罗斯会牢牢掌控萨赫勒地区,非洲军团甚至高调进驻尼日尔,并部署了防空系统。然而,非洲国家很快发现“换了主子更难办”。瓦格纳时期,尽管他们在非洲的行为带有侵略性,但至少提供了“靠谱”的服务,帮助马里政府打败反政府武装,帮助中非稳定了80%的领土。而非洲军团则因资金问题和战斗力不足,导致反恐形势逐渐恶化。
布基纳法索总统特拉奥雷本来对俄罗斯寄予厚望,甚至在2023年重新开放了断交31年的俄罗斯使馆,但在非洲军团进驻半年后,恐怖袭击频发,甚至增长了20%。迫于压力,布基纳法索政府最终选择与美法展开合作,重新谈判军事合作协议。西方国家的策略也变得更加灵活,法国减少了驻军数量,转为“顾问”角色;美国则避免了使用“军事基地”的措辞,提出了“联合反恐训练”的新方案,同时还承诺帮助乍得建设特种部队。此外,美国与马里就金矿开发技术展开合作,法国向塞内加尔提供农业贷款,这些方案都直接解决了非洲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需求。
与此相比,俄罗斯依然固守着要求现金结算的僵化做法,导致其逐渐失去对非洲国家的吸引力。
普里戈任的预言差在哪里?
回顾这一切,有人说“普京断送了瓦格纳的江山”有些冤枉,但不可否认的是,普京的决策确实加速了瓦格纳在非洲的崩溃。普京之所以要创建非洲军团,核心原因在于对“私人武装失控”的恐惧。2023年的瓦格纳兵变让普京意识到,瓦格纳在非洲掌握了大量资源和军力,这样的局面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他决定将这些力量纳入国防部的直接管理,避免私人武装“赚大钱”,却让政府承担风险。
虽然普京的思路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他过于急功近,并没有考虑到非洲国家看重的是“人情”和“信任”,而不是“编制”。更重要的是,瓦格纳的非洲“帝国”本就存在隐患,普里戈任在中非过度开采金矿,导致当地政府不满;而在苏丹,瓦格纳的黄金走私行为,使得大部分收益进了个人腰包,俄罗斯政府几乎没有收益。即便没有非洲军团的接管,这种“私人利益优先”的模式终究难以持续。
总结来说,普京的问题在于他“用错了药”,本应解决的是瓦格纳的潜在隐患,却导致了更多的混乱。而美法的回归,实际上反映了非洲国家在“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时,最终选择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