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多个战线持续稳步推进,并成功加强了阵地防御,给乌克兰军队的防线带来严峻压力。尤其是波克罗夫斯克地区,乌军面临被包围的危险,迫使他们紧急调动预备队,导致其他地区的防御空缺。同时,丹麦宣布为应对“疑似俄罗斯操控的无人机”威胁而动员预备役,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上信息均来源于最新的非官方军事简报。
在多布罗波利亚方向,俄军已经成功占据并稳固了库切罗夫峡谷,这一变化得到了乌克兰方面的确认。而多罗日内村现已被俄军控制,邻近的尼卡诺罗夫卡则依然是一个“灰色地带”,双方仍在争夺该村控制权。
9月29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宣称,乌军在多布罗波利亚地区仍在进行反攻。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则表示,俄军在该地区“被包围”。然而,乌克兰的军事专家普遍认为,瑟尔斯基的言论更像是宣传,而非反映真实战况。尽管如此,前线战斗依然激烈,乌军继续试图反击。
与此同时,来自乌克兰内部的消息透露,瑟尔斯基向泽连斯基汇报称,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守形势非常严峻。若没有更多预备队支援,乌军很可能无法守住该市,面临“波克罗夫斯克熔炉”的危险。为此,泽连斯基已批准调派兵力支援,但这一决定导致南顿涅茨克地区的防线崩溃,俄军成功突破了5公里的防线,乌军在古利亚伊波列镇面临被合围的威胁。
瑟尔斯基将精锐部队投入波克罗夫斯克,试图复刻巴赫穆特战术。然而,波克罗夫斯克目前已经处于半包围状态,俄军控制了该地区的补给线,导致战斗局势极为复杂。乌军指挥官将此地的战斗形容为新的“绞肉机”,认为这一战斗可能对乌克兰军队造成毁灭性打击。乌军的前线指挥部被迫从其他战线抽调精锐部队,试图保住关键阵地,但也因此牺牲了部分阵地。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确认,俄军已在利曼方向占领了扎列奇内(前基洛夫斯克)定居点。此地距离利曼仅8公里,距离斯拉维扬斯克25公里,是乌军防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乌军在这一地区的防线正面临崩溃,或许会迫使他们撤退并加强利曼和斯拉维扬斯克的防守。
对于即将展开的利曼战斗,军方分析认为,这不仅是对斯拉维扬斯克的最后防线,更具战略意义。利曼拥有一个重要的火车站,从此出发的铁路直通哈尔科夫。若利曼失守,俄军可以利用这一铁路交通枢纽,展开更大规模的机动进攻。
随着秋冬季节临近,军事记者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预测,气候将成为战斗的关键因素。树叶的凋零和降雨将为防守方带来更多自然掩护,同时也将影响直升机的行动。
在库皮扬斯克地区,双方的战斗同样异常激烈,焦点集中在尤比列伊内街区及某机械厂阵地。乌军士兵表示,若俄军突破防线,乌军在奥斯科尔河左岸的整个防线将被包围,面临全线崩溃的风险。
在苏梅地区,俄军在尤纳科夫卡村附近的林区稳步推进,虽然进展缓慢,但态势逐渐向俄军有利的方向发展。乌军曾在多个地点尝试反击,但均未能成功。
最后,关于乌克兰军事装备的更新,副国防部长伊万·加夫里柳克少将宣布,瑞典将向乌军交付JAS-39“鹰狮”战斗机。该机型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最大载弹量可达7.2吨,航程1500公里,价格在3000万至6000万美元之间。这一决定是西方继续加大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举措,也标志着乌克兰与北约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此外,丹麦也宣布动员预备役,理由是应对“无人机威胁”,这些无人机被指可能与俄罗斯有关。丹麦表示此举是为了增强防空能力和保护重要设施,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也可能是一种政治手段。9月22日,丹麦多个机场先后发现无人机踪迹,尽管官方未解释为何常规部队未能应对这一情况,但这一事件可能预示着北欧地区“无人机威胁”将成为加剧军备竞赛和紧张局势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