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晚清重臣盛宣怀因推行铁路国有化政策引发民怨沸腾,最终被清政府革除所有职务,永不叙用。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恐怕不会想到,在他府中曾有两名普通女佣,日后竟会成为民国时期两位传奇女性的母亲——一位是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四小姐,另一位则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宋美龄。
这位集权臣与富豪于一身的盛宣怀,究竟是如何从权力巅峰跌落?那两位改变命运的女佣又是何人?让我们翻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1870年,26岁的盛宣怀凭借过人才智被举荐给李鸿章担任幕僚。李鸿章慧眼识珠,很快被这个年轻人的才干所折服。短短一年间,盛宣怀就从普通幕僚晋升为知府。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主导创办了11项中国第一的实业:包括中国首家电报局、第一家现代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等,堪称中国实业界的开拓者。
1895年,盛宣怀创办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时,清政府财政拮据。他毅然决定从自己掌管的税收中每年拨出五万二千两白银作为办学经费。在他看来,培养本土人才是国家自强的根本。为吸引优秀师资,他不惜重金聘请外籍教授,年薪高达2400两白银,并与美国名校建立合作,优秀学生可直接赴美深造。首届招生时,仅香港一地就有上千人报考,最终仅录取了十余名精英。
盛府中有一位特殊的家庭教师倪桂珍。这位出身名门(其母为明朝大学士后裔)的女子,曾就读于教会学校,精通英语、钢琴和数学。家道中落后,15岁的她来到盛府担任高级保姆,负责教导盛家子女。到了适婚年龄,盛家为她物色对象时,她与刚从美国归来的传教士宋嘉树一见钟情。盛宣怀独具慧眼,不仅促成这段姻缘,还资助宋嘉树发展事业。这对夫妇后来养育了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其中就包括日后成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
另一位丫鬟吕葆贞出身贫寒,自幼在盛府帮佣。她勤奋好学,常在深夜自学记账,逐渐成长为府中的小会计。在等级森严的盛府中,她凭借机敏和善解人意赢得众人喜爱。适婚时,盛宣怀将她许配给旧部赵庆华作侧室。吕葆贞在赵家地位不俗,育有七名子女,其四女赵一荻(即赵四小姐)后来成为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1911年,位居邮传部大臣高位的盛宣怀推行铁路国有化政策,本意是为统一管理、提高效率。但政策在四川引发强烈反弹,当地民众发起保路运动。盛宣怀主张武力镇压,调兵入川。不料此举造成武昌防务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发动武昌起义。一夜之间,盛宣怀从朝廷重臣沦为众矢之的,被清廷革职问罪。
民国成立后,盛宣怀潜回上海,为保全性命和财产,不得不向新政府缴纳500万两白银赎金。在租界的庇护下,他勉强维持着剩余产业。1916年,72岁的盛宣怀在郁郁寡欢中离世。令人唏嘘的是,他的八子八女大多挥霍无度,短短数年间就将庞大家业败尽。
曾经显赫一时的盛氏家族最终走向没落,而曾在他府中服务的两位女子却养育出影响民国历史的杰出后代。这段历史变迁,正应了那句古话:风水轮流转,盛衰无常理。盛宣怀的人生起伏,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