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古代中国不要温暖湿润的东南亚,反而死磕沙漠遍地的西域?
创始人
2025-10-10 02:33:14
0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一片宝地,但翻开地图,很多人难免会冒出一个疑问。

图片取材于网络

若是将西域和东南亚对比来看,一个雨林茂密,降水十分充沛,一个黄沙漫天,戈壁随处可见,大家都能看出来,东南亚地区更适合人类居住生活,但偏偏,老祖宗们放着温暖湿润的地方不要,就死磕西域,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战略位置不同

古代中国最大的威胁从来不是南方的雨林,而是北方的草原。从秦朝的匈奴,到汉朝的突厥,再到后来的蒙古,这些骑着马的游牧民族,就像悬在中原头顶的一把刀,而西域就是这把刀的刀柄。

图片取材于网络

游牧民族虽然能在草原上放牧,但他们缺的东西太多了——丝绸、茶叶,还有最重要的铁器,他们造不出来这些东西,所以要么从中原买,要么去西域抢。虽说西域的绿洲城邦小,但手里有丝绸之路的贸易红利,兜里不缺钱,还能提供游牧民族急需的物资,

更要命的是,一旦游牧民族和西域城邦联手,就能从西部包抄中原,到时候,中原王朝就会腹背受敌,所以中原王朝死磕西域,不是为了那点沙漠,而是为了掐断游牧民族的补给线。

图片取材于网络

汉武帝当年打大宛,表面上是为了抢汗血宝马,实际上是因为大宛和匈奴“眉来眼去”,要是不把大宛打服,西域各国都跟着匈奴跑,汉朝的边境就永无宁日了。

拿下西域,相当于在游牧民族的西边放下一张安全牌,既能通过监视他们的动向,又能联合西域各国一起对付草原势力,这是关乎中原王朝生死的“必选项”。

图片取材于网络

在古代,东南亚就没有出现过一个能和匈奴、突厥相提并论的强大政权,这边的部落要么互相打打杀杀,要么就忙着在雨林里找吃的,根本没心思,也没实力越过岭南来威胁中原,

东南亚地区对中原的威胁最多就是有些部落偶尔抢夺边境小镇,比起草原骑兵们带来的威胁,这简直是小打小闹。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而且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火墙,中原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到了东南亚,被湿热的天气闷得喘不过气,再被蚊子叮咬几下,疟疾、瘴气齐上阵,比打仗造成的伤亡还多。

明朝的时候,朱棣曾派人收复过现在的越南地区,结果打下来之后,每年要花大量的钱去驻军、赈灾,当地部落还时不时造反,折腾了20年,最后还是撤兵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要是东南亚真的威胁到中原地区的安全,皇帝们能不着急吗?可问题是,它的威胁根本不够级别,自然就没能成为战略上的“必选项”。

二、经济价值不同

很多人觉得,东南亚物产丰富,肯定比西域有钱,这话倒也没错,但古代的交通条件把东南亚的优势变成了劣势,而西域的劣势反而因为一条路变成了优势,这条路就是“丝绸之路”。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物流线,中原的丝绸、瓷器运到西域,转手卖给中亚商人,价格都能翻好几倍,中亚的香料,波斯的地毯经过西域运到中原,又是一笔暴利,而西域的绿洲城邦就靠着给商队提供住宿、骆驼、向导赚得盆满钵满。

中原王朝控制了西域,就相当于掌握了这条“黄金通道”的收费站,他们不仅能对往来商队收税,还能直接参与贸易,比如把中原的茶叶运到西域换战马,既能解决军事需求,又能赚钱。

图片取材于网络

唐朝的时候,安西四镇能维持那么多驻军,很大一部分资金就来自丝绸之路的贸易税,这么一大棵摇钱树摆在眼前,中原王朝怎能无动于衷呢?

从东南亚到中原,要么走陆路,穿过岭南的崇山峻岭,山路崎岖,要么走海陆,靠小船沿着海岸线走,遇到风浪就船毁人亡,即便顺利抵达中原,东南亚的象牙、香料成本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只能卖给有钱人,市场太小。

图片取材于网络

更何况,东南亚到处是茂密的雨林,想要开垦一片耕地,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当地部落还都是散居的,想收税都不知道该找谁要。

反观西域,虽然是沙漠,但绿洲城邦已经有了成熟的农业和商业体系,中原王朝只要派个官员去管理,就能直接征收、收粮,根本不用“从零开荒”。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三、文化认同不同

古代的中原王朝,从来不是只看“实利”,更看重“名分”,皇帝们都自称“天子”,要“君临天下”,而天下的范围不仅是土地,更是教化所及的地方。简单来说,凡是接受中原文化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地盘,不接受的,就是蛮夷之地。

在中原人的眼里,西域是文化所及的地方,是王朝彰显“威德远播”的象征,要是哪个皇帝能把西域治理好,就是“千古一帝”,要是丢了西域,那就是“失地之君”。

图片取材于网络

西域各国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比金钱和土地更让皇帝着迷,因为它证明了“天朝上国”的文化是最优越的,连万里之外的西域都臣服了,这才是皇帝最想要的“面子”。

而东南亚,在古代中原人的眼里,就是蛮夷之地,那边语言、风俗与中原文化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中原王朝对东南亚的态度基本是“只要你承认我的老大地位,按时朝贡,我就不打你,至于你接受不接受我的文化,根本不在乎。”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看,西域是正统的延伸,而东南亚是边缘的蛮夷,皇帝们都是好面子的,自然会把精力放在西域上。

笔者认为

古代王朝的所有选择都是基于“性价比”的权衡,要是东南亚像西域一样,既关乎安全,又能快速赚钱,还能彰显正统,皇帝们会不动心吗?可现实就是,在古代的交通、技术和认知下,经营西域的性价比远高于东南亚。

图片取材于网络

皇帝们不是不爱湿润的土地,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西域才是那个“更值得死磕”的选择,这就是古代中国的“生存智慧”,不是什么都要,而是要最关键、最划算的那一个。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2017年8月30日《历史上,中华文明圈为什么没能扩展到东南亚》
中国新闻网:2021年7月14日《丛德新:新疆如何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区域?》
中国科普博览:2024年11月1日《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反复侵扰 气候变冷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10月9日上午,商务部接连发布...
2025-10-10 09:08:33
原创 ...
从国军中将到开国上将:陈明仁的传奇人生 文/苗生 1955年,...
2025-10-10 09:08:13
原创 ...
【传奇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跌宕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卷...
2025-10-10 09:07:33
原创 ...
白帝城托孤的场面,搁在历史长河里,怎么看都让人心头一颤。 那是公元...
2025-10-10 09:07:14
原创 ...
北宋时期将门世家的婚姻智慧:政治联姻中的家族生存之道 在中国古...
2025-10-10 09:07:07
原创 ...
楚国:长江流域的悠久古国(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3年) 楚国是先...
2025-10-10 09:06:42
原创 ...
中国科技突围:荷兰与日本的战略抉择启示录 2023年,荷兰光刻机...
2025-10-10 09:06:21
原创 ...
【洛阳惊变:曹爽与司马懿的生死博弈】 公元249年正月的洛阳城寒...
2025-10-10 09:06:01
原创 ...
名字背后的传奇:从绰号到两弹一星的非凡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10-10 09:05:38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新疆男篮新赛季外援阵容再添猛将!据欧洲篮球媒体最新报道,球队已成功签下美国锋线球员路易斯-金,完成新...
原创 陈... 【战火淬炼的华东雄师:陈毅麾下的铁血劲旅】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陈毅元帅统率的华东野战军(后改...
原创 都... 金庸笔下的明教教主:从方腊到张无忌的传奇历程 在中国武侠文学史上,金庸先生(1924-2018)无疑...
原创 加... 【血泪见证:一个日本军官眼中的侵华战争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军国主义为染指中华大地可谓处心积虑...
原创 三... 琉球群岛的百年沧桑:从独立王国到争议之地 在100多年前,日本冲绳县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字——琉球...
原创 国... 晚清百姓为何不反抗:被遗忘的草民与破碎的家国 初学中国近现代史时,很多人都会困惑:为何数万清军挡...
原创 四... 四大野战军的副司令之谜:历史背景与人事安排的深层解读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1949年春天是...
原创 皇... 明朝时期,皇宫侍卫的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最初,朝廷会从军队中挑选精锐士兵入宫护卫皇帝,...
原创 同... 四大野战军实力对比:为何东野兵强马壮,西野却要借兵作战? 衡量一支军队的强弱,兵力规模是最直观的指标...
清代银元瑰宝:五大“龙王”鉴赏...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星空中,清代晚期所铸造的银元无疑是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它们诞生于国力衰微、币制混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