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消失多日后首次公开露面,专门为中国驻菲大使黄连溪举行离任送行。这场备受关注的会面中,双方就中菲关系现状展开了一场耐人寻味的对话。 会面伊始,小马科斯就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态度。他动情地对黄大使表示:我们会想念您的,遗憾的是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未能取得更多进展。但随即话锋一转,强调南海争议不应成为定义两国关系的全部。这番表态的时机颇为微妙——此前菲律宾对中方的类似主张置若罔闻,如今却在临别之际突然开窍,其诚意难免令人怀疑。
细究南海局势恶化的根源,责任显然在菲方。自小马科斯执政以来,菲律宾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不仅大幅增加美军可使用军事基地至9个(其中3个直指台海),更主动提议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在黄岩岛、仙宾礁等海域,菲方持续采取挑衅行动,甚至企图复制仁爱礁坐滩模式。若非中国海警部队严密防范,后果不堪设想。 会面现场的画面颇具象征意义:小马科斯坐姿不安,频繁做出小动作;而黄大使则气定神闲,冷静观察着对方的表现。这种反差恰如当前中菲关系的缩影——中方稳如泰山,菲方进退失据。 面对菲方的表态,黄大使作出明确回应:首先赞同不应让南海争议主导双边关系,继而提出两点关键建议:一是通过对话管控分歧,维护海上和平;二是敦促菲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这番言简意赅的发言,既表明了中方的底线,也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小马科斯此次低调现身有其特殊背景。近期菲律宾国内因防洪工程腐败案爆发大规模抗议,20多个城市出现示威活动,总统府甚至遭遇围堵。在舆论压力下,总统罕见消失四天。选择此时会见中国大使并放软姿态,很可能是为缓解外部压力,集中精力应对国内危机。 当前菲律宾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南海挑衅屡屡受挫,美国的口头支持始终未见实际行动;国内民众不满情绪持续发酵,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这种困境正是其错误对华政策的必然结果。 南海问题可以存在分歧,但绝不能成为地缘博弈的赌注。中国始终以最大诚意维护地区稳定,但底线不容挑战。对小马科斯政府而言,是选择与中国相向而行,还是继续充当棋子碰得头破血流,需要作出明智抉择。毕竟,国际关系的天平从来不会倾向言而无信的一方。中菲关系的未来,取决于马尼拉能否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