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隆基抱起一位9岁男孩说:这是霍去病的遗孤,我收他为义子
创始人
2025-10-09 10:06:12
0

大唐名将王忠嗣:从遗孤到四镇统帅的传奇人生

一、吐蕃来犯,李隆基的怒火

公元714年,大唐开元二年,长安城内的唐玄宗李隆基接到紧急军报:吐蕃集结十余万大军,接连攻破大唐边境数座要塞,兵锋直指中原腹地。

李隆基勃然大怒。他想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刚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突厥便趁机南下,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单骑赴渭水谈判,最终签订屈辱的渭水之盟。如今自己登基不久,吐蕃又来挑衅,莫非以为大唐还是开国之初那般软弱可欺?

盛怒之下,李隆基甚至想要御驾亲征。但群臣急忙劝阻:新君即位不久,朝局尚未稳固,若离京远征,难保不会重演玄武门之变的戏码。李隆基冷静下来,决定派名将薛仁贵之子薛讷挂帅出征。

刚在北方击败契丹的薛讷接到诏令时,不禁苦笑:这是要让我横跨整个大唐疆域去西南作战啊!但当他得知皇帝曾有意亲征,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皇上这是真急眼了,哪还敢怠慢?

此时的大唐虽已进入开元盛世,却仍面临四面边患。这都要归功于武则天时期的外交困局。女皇当政期间,契丹、突厥、吐蕃轮番进犯,导致大唐疆域大幅缩水。如今李隆基必须用铁血手段,重新夺回属于大唐的尊严!

薛讷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命驻守甘肃的大将王海宾率部诱敌深入,待吐蕃大军上钩后,唐军主力再实施反包围。战前动员时,薛讷厉声道:此战若败,皇上饶不了我。但在那之前,我会先砍了诸位的脑袋!

王海宾出身太原王氏,与当朝皇后同宗,堪称皇亲国戚。他完美执行了诱敌任务,却被吐蕃重兵围困。按照计划,其他将领应立即出兵救援。然而令人心寒的一幕发生了——众将嫉妒王海宾可能独揽战功,竟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他力战而亡。

待王海宾战死,唐军才全线出击,大败吐蕃,斩首一万七千级,缴获战马七万五千匹,牛羊十四万头。薛讷虽心知肚明其中猫腻,却只能含悲上奏,为王海宾请功。

二、霍去病再世,义子成长记

捷报传至长安,李隆基龙颜大悦,追赠王海宾为左金吾大将军。庆功宴上,他特意召见王海宾的遗孤——九岁的王训。

当看到这个哭得迸血沾衣的男孩时,李隆基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当年他也是这般年纪,眼睁睁看着母亲被祖母武则天处死。感同身受的皇帝一把抱起王训,动情地说:此乃霍去病之遗孤也!当场收为义子,赐名忠嗣,养在宫中精心栽培。

宫中岁月如梭。王忠嗣与太子李亨成为玩伴,一个习文,一个练武。李隆基有意将他培养成新一代的霍去病。成年后,王忠嗣奉命驻守代州,负责防御契丹。

谁知这位将门虎子根本闲不住,天天带着部队主动出击,把游牧民族打得苦不堪言。契丹人叫苦连天:向来都是我们劫掠唐人,如今倒好,这小子反客为主了!

消息传回长安,李亨坐不住了。他与王忠嗣情同手足,更将自己的表妹许配给他。太子急忙面见父皇:还是召他回京吧,再这么打下去要出大事。

回京后的王忠嗣终日郁郁寡欢,常常对着饭菜发呆,或独自垂泪:父仇未报,何以为人?李隆基无奈,只得将他调往河西前线,但特意叮嘱节度使萧嵩:这孩子报仇心切,你多教他军务,千万别让他擅自行动。

三、七百铁骑破吐蕃

在河西的三年里,王忠嗣屡次请战都被拒绝。直到公元733年,萧嵩即将回京任宰相,王忠嗣再次请命:将军荣归,皇上问起我的表现,若毫无战功,岂不令您难堪?

萧嵩勉强拨给他七百骑兵,心想这点兵力掀不起大浪。谁知王忠嗣听闻吐蕃赞普正在举行阅兵,当即率部突袭。

吐蕃赞普气得暴跳如雷:区区七百人也敢来砸场子?可一交手就傻了眼——这支唐军犹如神兵天降,尤其王忠嗣更是勇不可当。激战中,吐蕃赞普的侍卫长阵亡,吓得他慌忙后撤。

主帅旗帜一动,吐蕃军心大乱,误以为唐军援兵杀到。王忠嗣抓住战机,率七百铁骑大破数万敌军,斩首数千,缴获无数。得胜后,他郑重祭奠了父亲亡灵,这才凯旋而归。

萧嵩听完战报,恍如梦中。李隆基则欣喜若狂,在勤政楼大摆庆功宴,向群臣展示战利品。从此,大唐霍去病威名远扬,先后大败吐蕃、契丹、突厥,收复武则天时期丢失的大片疆土。

四、鸟尽,良弓藏

公元745年,王忠嗣达到人生巅峰,同时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权势远超后来的安禄山。但盛极而衰,随着李隆基对太子李亨的猜忌加深,与太子交好的王忠嗣也遭殃及。

746年,王忠嗣被诬陷贻误军机,继而有人告发他欲立太子。虽有名将哥舒翰以官爵相保,仍被贬为汉阳太守。两年后,45岁的王忠嗣突然暴毙,死因成谜。

《新唐书》评价: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后世史家无不叹息:若王忠嗣在世,安禄山岂敢造反?一代名将的陨落,恰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缩影。

相关内容

原创 ...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有人站出来指责彭总,说他在井冈山上,故意针...
2025-10-09 01:02:55
刘邦为何非要除掉韩信,80...
刘邦与韩信:一段充满猜忌的君臣往事 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
2025-10-09 01:02:49
原创 ...
三国第一智者诸葛亮的临终妙计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堪称智慧化身,他...
2025-10-09 01:02:40
隋朝的一位名将,因为有帝王...
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王朝,虽然国祚仅有三十余年,...
2025-10-09 01:02:22
原创 ...
历史岔路口:若太子朱标未早逝,明朝都城或将定都长安 在中国漫长的历...
2025-10-09 01:01:55
原创 ...
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又为何有北宋与南宋之分? 在中国悠久...
2025-10-09 01:01:55
原创 ...
战火中的加沙:一场被否决的人道主义危机 加沙地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
2025-10-09 01:01:44
原创 ...
一代枭雄多尔衮:清朝入关奠基者的传奇人生与死亡之谜 在清朝开国史上...
2025-10-09 01:01:40
原创 ...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与其他朝代大不相同,尤其是雍正朝开始实行的秘密立储...
2025-10-09 01:01:40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最令人费解的不是战场态势,而是俄罗斯导弹似乎永远用不完的超能力。...
原创 毒... 一位因“毒舌”备受争议的乒乓球解说员,却因一次专业判断实现了口碑反转。 当孙颖莎在比赛中发球遭遇裁...
原创 央... 央视又放猛料!轰-20隐身轰炸机或即将揭开神秘面纱,军迷们准备好了吗? 去年11月央视公开的空军概念...
原创 这... 非洲大陆曾有一个自诩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国家,在朝鲜战争期间大放厥词要教训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国家很快...
李世民的手下能人辈出,他是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的卓越领导艺术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最善于用人的帝王之一。这位年轻有为的君主二...
雍正王朝:老八逼宫雍正时,为何... 八阿哥胤禩的政变谋划与关键变数 精心策划的政变布局 八阿哥胤禩敏锐地抓住了雍正帝推行士绅一体当差...
原创 福... 中美军事交流迎来重要时刻:跨党派议员代表团访华释放多重信号 近日,一个由美国两党议员组成的代表团抵...
原创 李... 唐太宗 14 个儿子,大多没好下场!看似含着金汤匙,实则命比普通人还苦 家人们,咱今儿个聊聊唐太宗...
原创 突... 【深度解析】俄乌战局三年半:表面焦灼的战场背后,美国正陷入战略困局 当防空警报成为基辅市民的日常,当...
原创 我... 历史长河中的分合规律与西域古国的千年传奇 中国历史始终遵循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规律。这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