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王朝,虽然国祚仅有三十余年,但其在统一战争和对外征伐中展现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先后完成了对南朝陈的征服,使契丹、吐谷浑等周边势力臣服,并多次发动对高句丽的东征。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隋朝涌现出杨素、韩擒虎等一批名将,而今天我们要重点讲述的鱼俱罗,同样以其卓越战功在隋朝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最终却因帝王之相的传言遭到隋炀帝的猜忌,落得个悲惨结局。
鱼俱罗(生年不详-613年),冯翊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是隋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隋书》等史料记载,他身高八尺(约1.85米),天生神力,更有一双罕见的重瞳(即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声音洪亮如钟。二十岁时,鱼俱罗加入禁卫军,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一路晋升至大都督。开皇九年(589年),他随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参与平定陈朝的战役,在隋灭陈之战中表现突出,战后因功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并获赐缣彩一千五百段作为奖赏。 虽然陈朝末代君主陈叔宝选择投降,但江南地区仍有不少残余势力负隅顽抗。开皇十年(590年),沈玄懀、高智慧等人在江南发动大规模叛乱。当时负责平叛的杨素深知鱼俱罗的军事才能,特意征调他随军出征。在平定江南叛乱的战斗中,鱼俱罗每战必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因此被加封为上开府、高唐县公,并出任叠州总管一职。后来因母亲去世,鱼俱罗辞官回乡守孝。行至扶风郡时,恰逢杨素率军前往灵州道抵御突厥入侵。杨素见到这位爱将喜出望外,立即上奏请求让鱼俱罗随军出征。在随后的战斗中,鱼俱罗率领数名精锐骑兵突袭敌阵,他怒目圆睁,声如洪钟,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令突厥军队闻风丧胆。战后,鱼俱罗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柱国,并出任丰州总管。 鱼俱罗在战场上的威名远播,以至于突厥人闻其名而胆寒,从此再不敢在边境地区放牧。隋炀帝尚为晋王时,鱼俱罗的弟弟鱼赞就在其麾下效力,逐渐升迁至大都督。隋炀帝即位后,立即提拔鱼赞为车骑将军。然而鱼赞性格暴虐,对待部下极为残忍。他经常命令侍从烤肉,稍不如意就用竹签刺瞎侍从的眼睛;若侍从奉上的酒温度不合心意,便割掉其舌头。这些暴行很快引起朝臣们的强烈不满,纷纷上奏弹劾。隋炀帝念及旧情不忍处死鱼赞,但鱼赞自知罪孽深重,回家后服毒自尽。隋炀帝担心鱼俱罗因此心生怨恨,可能引发边患,于是将他调任为安州刺史。一年后,又改任赵郡太守。 后来鱼俱罗入朝觐见,在洛阳与旧交将军梁伯隐频繁往来。这些举动逐渐引起隋炀帝的猜疑。恰在此时,有御史弹劾鱼俱罗以地方官员身份结交朝中重臣。隋炀帝勃然大怒,将鱼俱罗和梁伯隐一并革职查办。被罢官后不久,越巂郡的飞山蛮发动叛乱,朝廷急需用人之际,下诏让鱼俱罗以平民身份暂代将军之职,与蜀郡都尉段钟葵共同平叛。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任命鱼俱罗为碣石道军将。班师回朝后,江南又爆发刘元进领导的叛乱,隋炀帝命鱼俱罗与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率军镇压。 初期战事进展顺利,但叛军很快死灰复燃。鱼俱罗判断短期内难以彻底平定叛乱,加之看到天下动荡不安,便暗中派人将几个儿子从长安和洛阳接回身边。这一举动被隋炀帝视为不忠,立即下令逮捕鱼俱罗。最终,这位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因帝王的猜忌而走向了生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