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选秀女:一场不看脸的政治联姻
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古代选秀是件大事。但清朝的选秀尤其特别,因为独特的八旗制度,整个流程比其他朝代复杂得多。有趣的是,选秀时最看重的不是姑娘们的长相,而是她们背后的家族势力。
从现存的晚清选秀老照片可以看到,那些秀女们穿着朴素,相貌平平。这可不是因为当时没有美女,而是选秀的标准本就与众不同。
随着晚清国力衰退,国库空虚,选秀规模虽然缩小了,但规矩一点没变。所有秀女必须来自八旗子弟,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哪怕美若天仙也没资格参选。
清朝的八旗分为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的姑娘们到了年龄必须参加选秀,否则连嫁人的自由都没有。这些姑娘进宫后,就像货架上的商品一样任人挑选。
不过这些秀女不全是给皇帝准备的。皇帝可以选几个充实后宫,剩下的可能指婚给皇子、亲王或其他皇亲国戚。对秀女们来说,被选中就意味着飞黄腾达,所以都抢着参加。特别是满洲八旗的姑娘,就算落选也能回家正常婚配,怎么都不吃亏。
选秀每三年举办一次,由户部全权负责。大选当天,秀女们先在顺贞门外集合,五人一组。时辰一到,太监就领着她们去面圣。五个人站成一排,供皇帝和太后过目。
被看中的会留下名牌,落选的直接回家。通过初选的还要参加复试,再淘汰一轮。最后剩下的,要么入宫为妃,要么嫁给皇室成员。
为什么这么不看重相貌呢?因为对统治者来说,美貌远不如家世重要。再漂亮的姑娘,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持,在皇帝眼里也就是个摆设。他们要的是能巩固统治的政治联盟。
所以秀女们都穿得很朴素,完全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花枝招展。比如慈禧给光绪选的皇后和妃子,长相实在不敢恭维,但人家娘家有权有势就够了。
清朝选秀其实分两种:八旗选秀和内务府选秀。我们常说的是前者,后者名义上是选秀,实际是招宫女。这些宫女主要来自包衣家庭,入宫后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整天提心吊胆,25岁才能出宫。为了不被选中,有些姑娘会故意穿得寒酸。
到了晚清,社会动荡,很多秀女家道中落,也置办不起好衣服。所以老照片里的秀女们都衣着简朴。这种政治联姻从一开始就是拼家世的游戏,长相自然无关紧要。有些秀女确实其貌不扬,但人家靠的是家族实力。
电视剧为了好看,总找漂亮演员演秀女,还给配上华丽服饰。这只是艺术加工,真实历史可没这么养眼。看剧时可得擦亮眼睛,别把戏说当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