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明代历史研究是一条宽阔的江河,那么卜正民与宋怡明,便是这条河流上两道不同却彼此呼应的浪潮。
卜正民,1951年生,加拿大著名的汉学家,师从史学大家孔飞力。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高校历史学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哈佛大学出版社《哈佛中国史》主编。他不仅让西方学界重新认识中国的明代,也让中国读者从新的角度反思王朝的繁盛与崩溃。从《纵乐的困惑》到《崩盘》,卜正民笔下的明史既有全球视野,也有对普通人日常的体察,他让账簿、价格等数据不再冰冷,而是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图。
宋怡明则以田野调查和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走进军户家庭的日常。自多伦多大学、牛津大学求学,到厦门、台北的访学,他始终坚持把“纸面上的历史”与“活生生的记忆”结合起来。在《被统治的艺术》中,他追索沿海卫所的军户,在国家制度与地方社会之间,他们并非彻底顺从,也不是公开叛逆,而是以灵活、精细的策略在缝隙中求得生机。这些被制度捆绑的普通人,其实构成了王朝维系的重要基石。宋怡明用鲜活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抽象的,它始终镶嵌在人的选择与挣扎里。
更动人的,是两位学者之间的师生之缘。年轻时,宋怡明在多伦多大学课堂上聆听卜正民的讲解,那是他真正萌生研究中国史兴趣的起点。在《被统治的艺术》的扉页里,他写下对三位恩师的敬意,他在采访中说到:
卜正民是第一个激发我学习中国史兴趣的老师。他曾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研究中国的历史学者,而不是研究历史的汉学家。他游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我有时也会这样。尽管我觉得自己是独立做出决定的,但我注意到,在一位研究明朝和20世纪历史的老师门下学习了三十年之后,我写的同样是明朝和20世纪的历史。
今天,当我们把《崩盘》与《被统治的艺术》并置时,不仅仅是在读两本明史著作,更是在见证一场师生间的学术对话。从宏观的气候与价格,到微观的家庭与军户,两位学者为我们展现了王朝的危机和人心的韧性,大历史纵然冷酷,“被历史裹挟的”小人物的故事也能让我们感到一丝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