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在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他精心挑选的接班人蒋琬、费祎接掌了蜀汉的内政和军政大权。当时,诸葛亮培养的军事人才姜维尚未完全掌握军权。为了确保蜀汉边境的安全,朝廷派遣三位杰出将领镇守边关要地,他们因功勋卓著而被后人尊称为平安三侯。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王平将军。他原本是曹操麾下将领,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之战时,因缘际会归顺了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与马谡共同驻守战略要地街亭,立下汗马功劳,从此获得诸葛亮重用,统领蜀汉精锐部队无当飞军,多次参与北伐。诸葛亮去世后,王平被任命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负责镇守汉中。当曹爽率领十万大军进犯汉中时,正是王平率军成功击退敌军,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安汉侯。
除了王平之外,平安三侯中还有两位功勋卓著但鲜为人知的将领:
第一位是邓芝,字伯苗,出身于河南新野的名门望族,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的后裔。汉末动荡时期,他迁居蜀地却怀才不遇。后来经相士预言其将大器晚成,邓芝便投奔了喜好结交贤士的巴西太守庞羲。刘备入主益州后,一次偶然的交谈让刘备发现了邓芝的才能,将其从郫城小吏一路提拔至广汉太守。邓芝为官清正廉明,政绩斐然,后升任尚书。在诸葛亮执政时期,他不仅成功出使东吴修复两国关系,还在北伐中与赵云搭档佯攻郿城,牵制魏军主力。晚年官至车骑将军,并平定了涪陵叛乱。
第二位是马忠,字德信,来自四川阆中。他以孝廉入仕,早年被刘备誉为贤才。诸葛亮主政时,马忠被任命为门下督。在南中地区发生叛乱时,他临危受命接替不得民心的张翼,迅速平定叛乱,展现出色军事才能。马忠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将治所迁至汉夷交界处,在越巂太守张嶷协助下,不仅恢复了地方治安,还重修城郭,掌控盐铁资源,重新打通了越巂通往成都的要道。因其治理有方,被加封为安南将军、彭乡侯。
这三位将领各有所长,王平善战,邓芝善谋,马忠善治,他们共同构筑了蜀汉后期的边防体系,为延续蜀汉国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