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坚守
尽管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发,但各派系领袖始终坚守民族大义,从未出现分裂国家、自立为王的情况。这一时期的政权实际控制范围之广,堪称1912年以来之最,有效维系了国家领土的基本完整。
地图上的爱国情怀
北洋政府绘制的地图生动展现了其爱国立场。在国内版图中,他们精心标注了吉林、黑龙江等东北故土,以及西北的新疆地区;在世界地图上,则清晰标出中国历史疆域及传统藩属国范围,充分彰显了对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立场。
西藏危机的化解
1912年,在英国煽动下,十三世达赖喇嘛宣布西藏独立,并派兵进犯川西。时任四川都督尹昌衡迅速反应,在获得中央政府批准后率军西进。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仅用三个月就收复川西及西藏约150万平方公里失地,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新疆的两次光复
同年,新疆督军杨增新成功平定哈密叛乱,收复东疆地区后,又通过谈判统一了伊犁军政府控制区。这位继左宗棠之后的又一位民族英雄,共收复天山南北约166万平方公里国土,为西部边疆筑起坚固屏障。
阿尔泰保卫战
1913年,面对沙俄对阿尔泰地区的觊觎,杨增新果断派兵驻防。虽遭俄方武力威胁,但他毫不退让。最终沙俄因补给困难被迫撤军,中国成功保住这片12万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创造了近代史上少有的外交胜利。
外蒙古回归始末
1919年,徐树铮提出《西北筹边办法大纲》,主张取消外蒙自治。同年10月,他亲赴库伦施压,最终迫使蒙古政府于11月提交回归文书。徐世昌总统当月批准,兵不血刃收回156万平方公里领土,成就近代外交奇迹。
未竟的领土事业
北洋政府还曾出兵西伯利亚试图收复远东失地,并与苏联签订条约将151万平方公里争议地区纳入待议范围。可惜1928年政府更迭,这些收复计划最终搁浅,但其维护领土完整的努力仍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