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才的千古命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典故,道尽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怀才不遇者的辛酸。精忠报国的岳飞遭疑心猜忌,诗仙李白空有济世之志却被视作谪仙文人,这些壮志难酬的悲剧令人扼腕。更不乏如方仲永般天赋异禀却终被埋没的案例,可见得遇慧眼识珠的伯乐,实乃人生大幸。若论史上伯乐辈出的时代,群星璀璨的三国时期当属翘楚。
【乱世中的求贤若渴】
东汉王朝式微之际,天下豪强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坐断东南,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无不彰显乱世枭雄的识人之明。正是这份慧眼,让他们在群雄逐鹿中三分天下。当时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盛誉,诸葛亮名垂青史,而与其齐名的庞统却鲜为人知,这背后藏着令人唏嘘的真相。
【被低估的凤雏先生】
庞统字士元,荆州人士,虽无诸葛亮仙风道骨之貌,却同样胸藏韬略。其才华初显于名士司马徽的赏识——这位伯乐断言南州士子无人能出其右。建安十四年,曹操南征促成了孙刘联盟,赤壁战后周瑜欲乘胜北伐却英年早逝。作为周瑜故吏的庞统赴东吴吊丧时,与江东才俊纵论天下,其识人之能遂声名远播。
【命运转折的益州局】
转投刘备帐下后,庞统很快以军师中郎将身份参与决策。当刘璋邀刘备入蜀共抗张鲁时,庞统力主鸠占鹊巢之策,指出益州乃立业根基。入蜀后刘璋反目,庞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奇袭成都,中策诱敌反杀,下策退守荆州。素来谨慎的刘备择中策而行,却在围攻雒城时遭遇变故。
【落凤坡的千古谜团】
建安十七年,庞统率偏师行至落凤坡,因道路险峻又无重兵护卫,中箭身亡。史载诸葛亮曾预言此行凶险,致使刘备对庞统心生疑虑。当庞统质疑诸葛亮其心不轨时,刘备未能调和两大谋臣矛盾,更在军事部署上疏忽大意。蜀道天险加上决策失误,最终酿成凤雏陨落的悲剧。
【未尽才华的永恒遗憾】
庞统一生以品评人物著称,其多谋善断的军事才能却未及充分展现。若刘备采用上策,或许蜀汉基业能早成定局。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奇士,竟在三十六岁便草草落幕,留给后世无限感慨:非唯伯乐难遇,既遇伯乐而未尽其才,尤为可叹。乱世中的君臣际遇,往往就在一念之差间改写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