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公布
创始人
2025-10-06 12:32:15
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断定该墓葬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墓地于2004年被盗后发现。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批准,2004—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绛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北距下庄村约1.2公里,东距绛县县城约11公里。墓地保存较完整,偏东部有一条南北向小冲沟破坏了部分墓葬。墓地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中型墓葬和车马坑主要位于墓地中、北部南北一线,东、西、南三面分布大量小型墓葬。墓地共分三个发掘区,共发掘西周墓葬1299座,发现车马坑33座。绝大多数西周墓为东西向,墓主头向以西向为主。其中一座墓(M1006)位于墓地北部边缘,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

△M1006墓口及东侧柱坑(由东向西摄)

△M1006椁室内器物出土情况(上为西)

M1006随葬有1007件器物和两辆车,随葬器物质地可分为五大类。在铜礼器组合方面,食器组合为三鼎三簋一甗,水器组合为一盘一盉,酒器组合为二爵二觯一觚一尊一壶一方彝一觥。对于墓主身份的判断,可以与该墓地倗国国君墓相比较。从随葬器物数量看,M1006与该墓地倗国国君墓墓主身份等级应相同。再结合M1006出土铜簋(M1006:66)等器的铭文判断,M1006的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M1006随葬铜礼器的年代分属西周早、中期。西周早期铜器有二爵一觚一甗。西周中期晚段铜器有一鼎二簋。

△铜簋(M1006:66)盖内铭文

△铜盘(M1006:20)内底铭文

△M1006椁室内出土器物

(总台记者 岳旭辉 董琪琪)

相关内容

山东通报威海冷库9人遇难火...
2024年12月7日,山东威海齐东海通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齐东海通...
2025-10-06 13:11:44
原创 ...
随着小勒布伦在北京大满贯半决赛中以4-2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林诗栋成...
2025-10-06 13:11:25
谁是比你更好的中场?哈维只...
西班牙传奇中场哈维在出席活动时接受了快速问答采访,选出比他更优秀的...
2025-10-06 13:05:26
勿忘九一八丨94年前的今天...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2025-10-06 13:04:33
荐读|山河激荡英雄气——英...
山河激荡英雄气 ——英雄是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 文 | 徐文耀、张萱...
2025-10-06 13:04:20
朱万章:宋元时期画龙的图式...
在宋元时期,以陈容为代表的、以“龙”为中心的画龙图和以李公麟、马远...
2025-10-06 13:04:17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中,为何要...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襄阳之役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影响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
2025-10-06 13:04:12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一生有...
成吉思汗:一位传奇征服者的身份之谜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2025-10-06 13:04:11
原创 ...
【改写版】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放...
2025-10-06 13:04:04

热门资讯

举重世锦赛何岳基赢得抓举金牌并... 新华社挪威弗勒10月5日电(记者赵建通、周欣)在5日于挪威弗勒举行的2025年举重世锦赛男子71公斤...
原创 2... 《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等影视剧中,秦武王的死因被演绎得颇具戏剧性——这位年轻力壮的君王,居然因为举...
原创 公... 公元219年,蜀汉名将关羽率领大军从荆州南郡挥师北上,剑指曹魏控制的襄阳、樊城两座军事重镇。这场被后...
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9月16日下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墙之隔的马路上车流如织,夕阳余...
原创 当... 齐鲁之变:分封制下的大国崛起之谜 在周王朝分封的辽阔疆域中,齐国和鲁国如同两颗相邻的星辰,最初同样闪...
原创 华... 1948年华北军区的组建与特点 1948年5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与晋冀...
汉朝有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为什...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由刘邦创立,延续了210年,共有12位皇帝;东汉则由刘秀建立,持续1...
原创 第...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在位第二年,秦国首次设立丞相一职。来自下蔡的甘茂被任命为左丞相,而樗里疾则担任...
原创 关... 了解日本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虽然功勋卓著,但他并非以征夷大将军的身份统治,而是担任关...
原创 大... 在经典历史剧《走向共和》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清流派领袖翁同龢趁着甲午战争清军溃败之际,暗中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