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新闻老兵”创作两部抗战题材剧本
创始人
2025-10-06 11:35:11
0

杀敌灭寇实壮烈,临汾战地多英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耄耋之年的“新闻老兵”——临汾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韩斌,以笔为枪,书写“纪念答卷”,耗时13个月完成了《攻略石家庄》《韩略伏击战》两部抗战题材电影文学剧本。

这两部剧作,不是简单的战争复述,而是一次对临汾抗战历史的深度挖掘:从晋绥军、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敌,到普通民众保卫家乡舍生取义;从尘封的档案资料,到亲历者及烈士后人口述英雄过往。韩斌用文字讲述临汾革命故事、歌颂故乡英雄前辈、激励吾辈自强不息。

缘起 一部红色短剧点燃创作初心

创作,始于一次看似偶然却必然的触动。韩斌退休后,对文字工作的热爱未曾减少半分,并始终关注着临汾的历史文化。2023年5月,洪洞兵娃国防教育培训基地邀请他为小学生撰写红色情景短剧。他以韩家庄五孔桥伏击日军为题材,写下《五孔桥伏击战》儿童短剧,讲述儿童团员协助八路军抗敌的故事。这次经历,让韩斌心中涌起一个念头:“我是临汾人,又是新闻战线上的‘老兵’,应该发挥余热为临汾做点什么——写‘接地气’的临汾抗战剧本,让更多人知道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怎样壮烈的抗争。”

这份“接地气”,是韩斌始终坚守的创作准则。他翻阅各类资料,走访市档案馆、洪洞县委党史研究室等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1943年洪洞境内的两场战役:一场是河西石家庄(现洪洞县万安镇石家庄村)之战,晋绥军以少胜多;另一场是河东韩略伏击战,八路军386旅16团在赴延安途中,伏击日军“战地观战团”。

“这两场战役都有地方武装积极配合,当地群众鼎力支持。”韩斌坦言,“这样的故事,更容易激发临汾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更能体现临汾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典范之地。”

剧本脉络愈发清晰,韩斌将整理好的史料按时间线铺开,脑海中浮现韩略伏击战里八路军隐蔽的沟壑,石家庄之战中晋绥军冲锋的号角,这些从档案史料里抠出的细节,此刻都成了他创作的血肉。

攻坚 数次实地考证重拾历史记忆

“剧本要感人,要吸引读者与观众,必须在真实上下功夫。”这是韩斌常挂在嘴边的话。

于是,“田野调查式”便成为韩斌创作过程中的常态:带着笔记本、钢笔,头顶烈日,七赴石家庄村;隆冬腊月,六上韩略村、卦底村。一次次登高爬山,前往日寇据点遗址,察看炮楼位置、铁丝网布局;一次次寻路翻沟,从多个角度,观察战场遗址,在断壁残垣中寻找历史痕迹;一次次往返于史料馆,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一次次与知情者促膝长谈,故事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在《攻略石家庄》的剧本创作中,“大字不识几个”还冒着生命危险对抗日军的翟来保是最难刻画的人物——最初的走访中,村民只记得他“胆子大、讲义气”。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真实,韩斌先后7次深入石家庄村,找到翟来保的后人及当年的亲历者搜集素材,又反复翻阅村志残卷寻找线索。在走访中,从一位老人那里得知:“翟来保是从河南逃荒来的,是石保才(当时的石家庄村族长)收留了他,还帮他盖房娶妻。”而石保才,正是我党潜伏在当地的地下工作者。这一线索让韩斌豁然开朗,但他仍觉不够,直到第7次走访,根据另一位老人回忆:“翟来保虽然不识字,却爱听书,尤其是《刘公案》,常把‘刘墉除暴安良’挂在嘴边。”

“找到了!这就是他的精神根脉。”韩斌激动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刘公案》里的正义观,是翟来保的‘文化基因’;石保才的引导,是他的‘信仰启蒙’。一位普通百姓的抗日决心,既来自朴素的感恩之心,来自临汾文化的浸润,更来自传统文化中‘家国大义’的滋养。”这一发现,让翟来保的形象从“鲁莽英雄”变得立体鲜活——他不是天生的勇士,而是被历史推着向前,却始终守住正义底线的普通人。

在创作《韩略伏击战》塑造王近山将军时,韩斌面临另一个挑战:如何打破《亮剑》中李云龙的“影子”。“很多人以为王近山就是李云龙,可历史不是这样。”韩斌说。为还原真实的王近山,他精读了王近山女儿王媛媛撰写的《司令爸爸司机爸爸》,查阅了386旅战史、太岳根据地回忆录,还6次前往韩略村,听村民讲述王近山的故事。

每一次走访都让历史的轮廓更清晰,每一次查证都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当第7次从石家庄村带回翟来保的故事细节、第6次在韩略村遗址理清作战路线后,韩斌将这些带着泥土与硝烟气息的素材铺展,让真实的抗战故事从田野调查的笔记里,一步步走向鲜活的剧本篇章。

赓续 书写家乡故事弘扬抗战精神

今年7月7日,两部剧本已完成初稿,韩斌仍在反复打磨。韩斌说,他这辈子与“临汾”二字紧密相连——20年新闻生涯,他跑遍了临汾的大街小巷,记录过这里的发展变迁;如今创作剧本,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继续“为临汾发声”。

早在多年前,韩斌就参与创作了电视剧《临汾攻坚战》,这部作品成为许多临汾人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当年的电视剧《临汾攻坚战》是为了记录解放临汾的历史,而现在写这两部剧本,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韩斌说,两次创作,初心一致——“让临汾波澜壮阔的厚重历史,成为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力量。”

在韩斌的家里,《陈赓大将》《红色印记》《太岳革命根据地简史》等史料文献占据了大半空间。“这些书,是我留给家乡的‘礼物’,剧本也是。”韩斌望着满屋藏书,眼神里满是温情。

他曾经是记录时代的新闻人,如今是传承记忆的讲述者,不变的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家乡的深情。韩斌的满屋藏书与两部剧本,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临汾最深沉的告白——书里藏着临汾的过去,笔端写着临汾的精神,而他的赤子心,始终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

对于剧本的未来,韩斌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能拍成电影上映,让人们铭记历史,知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他更希望,临汾的抗战故事能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成为临汾的“本土教材”。

书页合拢,笔锋暂歇,但韩斌与临汾的故事并未落幕,两部剧本是韩斌对家乡最深沉的眷恋。当人们翻开这些带着泥土的文字、血染的故事,看到的不仅是两场战役的血肉相搏、临汾人的家国大义,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而韩斌的愿望,早已藏在每一个字符里:愿这些故事能跨越时光,让更多人读懂临汾的曾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临汾攻坚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记者 王帅 黄艺贞)

相关内容

山东通报威海冷库9人遇难火...
2024年12月7日,山东威海齐东海通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齐东海通...
2025-10-06 13:11:44
原创 ...
随着小勒布伦在北京大满贯半决赛中以4-2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林诗栋成...
2025-10-06 13:11:25
谁是比你更好的中场?哈维只...
西班牙传奇中场哈维在出席活动时接受了快速问答采访,选出比他更优秀的...
2025-10-06 13:05:26
勿忘九一八丨94年前的今天...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2025-10-06 13:04:33
荐读|山河激荡英雄气——英...
山河激荡英雄气 ——英雄是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 文 | 徐文耀、张萱...
2025-10-06 13:04:20
朱万章:宋元时期画龙的图式...
在宋元时期,以陈容为代表的、以“龙”为中心的画龙图和以李公麟、马远...
2025-10-06 13:04:17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中,为何要...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襄阳之役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影响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
2025-10-06 13:04:12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一生有...
成吉思汗:一位传奇征服者的身份之谜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2025-10-06 13:04:11
原创 ...
【改写版】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放...
2025-10-06 13:04:04

热门资讯

原创 2... 古代贵族墓葬中常常会有活人殉葬的习俗,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那么,在济南刘家庄的考古发现中,我...
原创 此... 28年前,非洲大陆上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纳米比亚。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新兴国家甫一成立就对中国展现...
原创 埃... 人类历史上诞生过许多璀璨的文明,除了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世界各地还散落着众多独具特色的古代文明。每个...
诸葛亮为啥无法一统三国?毛主席...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鞠躬尽瘁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所景仰。然而,这...
楚汉争霸:韩信率汉军几万将士,... 寒冬中的生死对决:韩信背水一战破赵军 公元前204年深冬,寒风凛冽。刚刚平定西魏、代国的汉军统帅韩...
听他们讲述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真... 本报记者 佟云翀 陈 茜 李国正 编者的话:9月18日,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对华发动细菌战罪行的影...
原创 查... 查理·柯克之死是一个真正的美国悲剧。因为纪念他,意味着要把美国变得更加分裂。 撰文丨连清川 31岁的...
古代日本人有多矮:一组百年前的... 让我们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重新梳理这段关于日本人身高变迁的历史: 【武士的真实身高】 最近公开的一...
原创 贺... 【开篇引入】 贺龙元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胆略过人,更以智谋著称。1927年发生在武汉的那场平...
安禄山手下的将士,到底是汉人多... 安禄山叛乱的实力基础 安禄山作为唐朝天宝年间的重要将领,同时掌控着范阳、平卢、河东三大军事重镇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