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罗马尼亚养马的吉普赛人。
1968年的罗马尼亚正处于齐奥塞斯库政权统治下,这个时期对吉普赛人而言是充满矛盾与变革的特殊阶段。作为欧洲最大的吉普赛人聚居地之一,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社群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浪潮中经历了强制同化政策与社会边缘化的双重夹击,其生存状态折射出冷战时期东欧少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1965年齐奥塞斯库上台后,罗马尼亚推行"系统化"政策,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消除城乡差异。在这一背景下,约50万吉普赛人(占当时总人口2.5%)被纳入国家劳动力计划。政府于1968年颁布《劳动手册法》,要求所有公民必须登记固定职业,传统上以流动工匠、音乐家为生的吉普赛人被迫进入国营工厂。
这种强制就业政策带来深刻的文化冲突。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吉普赛铁匠世家被禁止传承手工锻造技艺,喀尔巴阡山区的游牧群体则遭遇定居化改造。1968年夏季,阿尔杰什县发生大规模冲突,300余名拒绝搬迁的吉普赛人与推土机对峙,事件最终以军队介入收场。
一组1968年的老照片,记录了当年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
尽管面临着齐奥塞斯库的高压政策,可大部分吉普赛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面貌,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