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崇碧将军是一位军政才能兼备的杰出将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因指挥铁原阻击战而声名远扬。在他患病住院期间,多位老首长前来探望,还因此引发了一段有趣的误会。
1960年,即将从高等军事学院毕业的傅崇碧在一次外出时突然晕倒。经过医院详细检查,医生诊断他的肾脏出现了严重问题。随后他被转往301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X光片显示体内有肿瘤。医院立即安排他住院接受手术和化疗治疗。
在住院期间,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以及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等高级将领纷纷前来探望,不仅带来慰问,还特意为他寻医送药。这些大军区司令员为何如此关心呢?这要从傅崇碧的革命经历说起。
抗日战争时期,傅崇碧就在晋察冀军区工作,成为聂荣臻司令员麾下优秀的政工干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四纵队旅政委,在杨得志司令员的指挥下,先后参加了张家口战役、正太战役、清风店战役等重要战役。1948年,随着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他担任第二兵团旅政委。新保安战役后,他又调任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
1949年,第十九兵团划归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序列,参与了解放太原战役和进军大西北的作战任务。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的第十九兵团中,傅崇碧由第六十四军副政委调任第六十三军军长。虽然他有十多年的政治工作经验,长期在作战部队从事政治工作,但独立指挥战役的经验相对较少。担任军长一职让他倍感压力,尤其是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朝鲜战场上。
铁原阻击战让傅崇碧一战成名。当时铁原是志愿军东西两线战场的重要物资供应基地,还设有医院和收治大量伤员。如果铁原失守,将对志愿军造成极其不利的局面。危急时刻,彭德怀司令员发现铁原周边几乎无兵可守,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已经与兵团失去联系的第六十三军报告了所在位置,这支部队距离铁原最近。虽然有人对政工出身的傅崇碧能否胜任指挥重任表示担忧,甚至建议临阵换将,但彭德怀认为此时不宜更换指挥官,最终将阻击任务交给了傅崇碧,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半个月。在傅崇碧的指挥下,第六十三军顽强坚守13天,成功阻止了敌人攻占铁原。直到彭德怀来电告知任务完成,由第四十军接替防守。这场战役异常惨烈,许多连队最后只剩下十几人,傅崇碧本人也在13天内瘦了25斤。战后休整时,彭德怀为第六十三军补充了3万名新兵,足见该军在战斗中付出的巨大牺牲。
铁原阻击战让战友和上级领导对傅崇碧刮目相看,认识到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更是一位能打硬仗的出色指挥员。回国后,他继续担任军长驻守河北。1957年,他主动要求到高等军事学院深造,开始了为期3年的学习。1960年毕业前夕,他被诊断出患有重病并住院手术。他的老首长聂荣臻、杨得志、韩先楚等都对他格外关心。康复出院后,傅崇碧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一直心系工作。韩先楚和杨得志都希望他能到各自的军区任职。聂荣臻元帅则嘱咐他好好休养,等完全康复后再考虑工作,还特意安排刘亚楼派飞机让他可以乘坐飞机四处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