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时期,一个强大的军事贵族集团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个被称为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势力,先后缔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辉煌王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西魏八大柱国,他们各自掌握重兵,在朝中举足轻重。那么这些权倾一时的柱国将军都是谁?在这些显赫家族中,又有哪个在隋唐时期发展得最为显赫呢?
西魏八大柱国的核心人物首推宇文泰。这位出身北魏武将的枭雄,在迎奉孝武帝入长安后不久,便用毒酒将其杀害,改立元宝炬为帝,建立了西魏政权。宇文泰虽名义上是西魏臣子,实际上却掌控着整个朝廷大权,其权势之盛,甚至超过了东汉末年的权臣董卓和曹操。为了巩固统治,他精心构建了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军事体系。虽然名义上是八大柱国之首,但宇文泰的地位远超其他七人,所有军政要务都必须听命于他。在这个时期,最得势的并非西魏宗室,而是这位实际掌权的宇文泰。
八大柱国中排名第二的是元欣。作为北魏宗室成员,他是魏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虽然出身尊贵,但元欣选择投靠宇文泰,对其唯命是从,这才得以跻身八柱国之列。不过与其他柱国不同,元欣并不实际领兵,只是凭借其尊贵的身份获得这一荣誉职位。
除了宇文泰和元欣外,其余六位柱国各自统领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又统辖两个开府,每个开府统领一军,这样层层节制,共组成二十四支开府军,构成了西魏强大的军事力量。
其中李虎是陇西李氏的代表人物,后来成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他的家族可追溯至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可谓名门之后。李虎最初是大都督贺拔岳麾下大将,在贺拔岳遇害后转投宇文泰,很快成为其心腹爱将。公元537年,李虎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陇西郡公,位列西魏最高武官之列。他协助宇文泰消灭侯莫陈悦等割据势力,立下汗马功劳,于551年去世。北周建立后,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这个封号后来成为唐朝国号的由来。
另一位柱国李弼虽然与李虎同姓,但两人并无血缘关系。李弼祖籍辽东襄平,是隋末起义领袖李密的先祖。他以作战勇猛著称,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令敌军闻风丧胆。李弼原为侯莫陈悦部将,后归顺宇文泰并受到重用。548年,因战功晋升太保,加封柱国大将军。北周建立后,更被任命为太师,晋封赵国公,不久后去世。
赵贵字元贵,出身于天水南安,与三国名将姜维是同乡。在追随的主公贺拔岳被侯莫陈悦设计杀害后,他转而投奔宇文泰,为其南征北战。北周建立后,赵贵对权臣宇文护专权极为不满,仗着自己元老重臣的身份,与独孤信密谋铲除宇文护。然而行动当日独孤信临阵退缩,计划败露。不久,宇文盛告发赵贵谋反,宇文护遂将其处死。
于谨是河南洛阳人,虽改汉姓,实为鲜卑万忸于氏后裔。他曾向宇文泰献上西迁天子之策,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建议奉皇命讨伐叛乱,成就霸业。在宇文护掌权时期,于谨没有倚老卖老,而是全力支持宇文护,最终得以善终,享年76岁。
独孤信堪称八大柱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三个女儿都嫁入皇室:长女成为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谥号明敬皇后;次女是唐高祖李渊之母,后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三女独孤伽罗嫁给隋文帝杨坚,成为文献皇后。北周、隋、唐三朝更迭,独孤家族始终作为外戚显赫一时。但独孤信本人因参与密谋除掉宇文护,事败后被逼自尽。
侯莫陈崇追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因对亲信常升说了些对宇文护不利的话,被宇文护逼迫自尽。
纵观西魏八大柱国,宇文泰、元欣、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五人为鲜卑族,只有李虎、李弼、赵贵三人是汉族。这些家族在当时都极为显赫,其中宇文氏建立了北周王朝。而若论在隋唐时期的持续影响力,当属李虎的陇西李氏最为突出,不仅开创了唐朝,更缔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独孤家族虽也显赫三朝,但终究是外戚身份,不如李氏直接掌握皇权。这些关陇贵族间的权力博弈与兴衰更替,构成了中古时期政治变迁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