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乱世风云:董卓专权与诸侯讨伐始末 公元189年8月28日,西北军阀董卓抓住汉灵帝驾崩、朝堂内斗的绝佳时机,率领精锐铁骑长驱直入洛阳城。
在收编洛阳守军的过程中,董卓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他先是威逼利诱,将守卫京畿的虎贲军和精锐的西园八军尽数纳入麾下;又暗中收买吕布,使其背叛并州刺史丁原。随着并州狼骑这支威震天下的劲旅归顺,董卓的军力骤增至二十余万,一时之间权倾朝野,无人能敌。 面对董卓的暴政,以袁绍、曹操为首的有识之士开始秘密筹划。9月1日,董卓废黜少帝刘辩,改立年仅八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这一僭越之举彻底激怒了朝中正直之士。董卓及其部将在洛阳城内肆意妄为,强抢民女、掠夺财物,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洛阳城外饿殍遍野。 出身名门望族的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很快在冀州站稳脚跟。他出任渤海太守后,立即向各州郡发出讨董檄文,号召天下义士共诛国贼。与此同时,曹操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星夜兼程逃至陈留郡(今河南开封),这个地处中原要冲的战略要地,既便于西进洛阳,又可退守家乡谯县。在当地太守张邈和富商卫兹的鼎力支持下,曹操毅然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誓要铲除董卓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 公元189年12月,曹操在己吾(今河南宁陵)正式竖起反董大旗。消息传开,夏侯惇、夏侯渊等宗族将领率先来投,随后曹仁、曹洪等猛将也纷纷率部归附。短短一月之间,曹操就聚集了五千精兵。至190年正月,当关东诸侯联合起兵时,曹操已与刘岱、张邈等七路诸侯会师酸枣(今河南延津),与北方的袁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八路诸侯中,曹操的处境最为特殊。他不仅兵力最为薄弱,更是唯一没有正式官职的义军首领。原来,董卓入京后曾想笼络曹操,许以骁骑校尉之职,但曹操宁死不从,连夜出逃。由于缺乏朝廷正式任命,这位昔日的典军校尉此刻已是一介白身。 在诸侯会盟时,众人公推袁绍为盟主。或许是看重曹操的军事才能,袁绍破格任命他为奋武将军。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职位实则举足轻重,相当于联军的总监军,负责协调各军行动。然而在随后的荥阳之战中,曹操因孤军深入追击董卓而遭遇惨败,这也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重要教训。 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不仅展现了董卓的残暴专横,更见证了以曹操、袁绍为代表的汉室忠臣为挽救社稷所做的努力。虽然讨董联军最终未能达成目标,但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却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