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经过整编,正式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这支新生的劲旅下辖四个精锐师:127师、128师、129师和156师,总兵力达六万三千余人。首任军长由战功赫赫的洪学智担任,政委是经验丰富的赖传珠,副军长则由杨国夫和李作鹏共同出任,参谋长职务由黄震和黄一平共同负责。这支钢铁之师从组建之初就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这支英雄部队从冰封千里的松花江畔出发,一路南征北战,最终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在漫长的征途中,第43军先后经历了大小战斗数百次,以雷霆之势歼灭敌军大量有生力量。他们犹如一把尖刀,有力地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为全国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中,都留下了第43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身影。
1949年5月,随着首任军长洪学智调任新职,第43军迎来了重大人事变动。时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同志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127师师长李作鹏接掌军长职务。这位在战场上威名远扬的虎将,就此成为这支王牌部队的第二任军长。李作鹏上任后,立即着手整训部队,为即将到来的渡海作战做准备。 在李作鹏的卓越指挥下,第43军参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海南岛战役。虽然这场战役不及辽沈、淮海战役那般规模宏大,但其战略意义却不容小觑。对擅长陆地作战的第43军而言,渡海作战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支以陆战见长的王牌军,此前从未有过海上作战经验。面对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全体将士必须快速适应全新的作战环境。 对刚刚走马上任的李作鹏军长来说,这更是一次严峻考验。他此前率领的127师素有陆战之虎的美誉,在东北战场上所向披靡,是四野公认的主力劲旅。然而海战与陆战截然不同,需要全新的战术思维和指挥艺术。但这位铁血将军没有让人失望,他与兄弟部队第40军密切配合,指挥将士们驾驶简陋的木帆船,冒着枪林弹雨强渡海峡。经过激烈战斗,两军将士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击溃守敌,创造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渡海作战的辉煌胜利。 海南岛的解放成为李作鹏军事生涯中最耀眼的功绩,这一仗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更让他在全军声名鹊起。战后,第43军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李作鹏也由此跻身我军著名将领之列。 随着李作鹏升任军长,127师师长这一重要职位由谁接任成为关注焦点。要知道,127师是第43军的绝对主力,其前身可追溯至北伐战争时期的铁甲车队和威名远扬的叶挺独立团。这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英雄部队,在四野序列中素以战斗力强悍、作风顽强著称,是全军进步最快、作战经验最丰富的王牌师之一。 经过严格选拔,这个重任落在了王东保将军肩上。这位江西吉水走出的老红军,早在1929年就投身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血火考验。在东北战场上,从秀水河子战斗到四平保卫战,从三下江南到辽沈战役,王东保都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他亲率主力团率先突破敌军防线,成为首批登陆的指挥员,为战役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 王东保将军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若非战功卓著、指挥有方,他绝不可能接替李作鹏执掌这支铁军。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王东保继续发扬127师的光荣传统,带领这支英雄部队再创辉煌,续写着人民军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