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新华纵横(成品)
创始人
2025-10-04 03:02:19
0

【标题】重磅纪录片|山河千古在(三)

【字幕】“小猫”是伴随我一生的名字。——王济堂

【字幕】黑龙江 哈尔滨

【现场】王济堂展示伤疤

这没扎到眼睛。

【解说】身上的伤疤,是日本刺刀留下的印记,也是一位少年特工穿越烽火岁月的勋章。

【现场】王济堂唱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

【解说】孤苦无依的王济堂从小跟随大爷一起生活,年少的他并不知道,大爷的豆腐坊其实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1943年,13岁的王济堂在豆腐坊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领导人张瑞麟。

【照片+字幕】张瑞麟 时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领导人

王济堂青年时期照片(AI复原)

【同期】抗战老兵 王济堂(95岁)

他说你没有九九步枪高,你长得像小猫一样,又瘦又小,营养不良,个头矮小。

【解说】从此,王济堂代号“小猫”从事抗联地下工作,开启了一段隐秘而惊险的抗战生涯。这一年,已是东北抗联在绝境中坚持抗战的第12年。

1944年,苏德战场激战正酣。为获取日本关东军动向的关键情报,“小猫”冒险潜入一列日军专列。

【同期】抗战老兵 王济堂(95岁)

我就问(火车上的日本兵),(日语)你们是要去苏联吗?他说(日语)不是。我说你到什么地方去,他说到东南亚去。如果他(日军)北进苏联,那就苏联腹背受敌,如果说情报准,他不能北进苏联,那苏联有对付的办法。

【解说】正当他准备离开时,一名警惕的关东军突然扑来,刺向了王济堂。

【同期】抗战老兵 王济堂(95岁)

就断眉了,就鲜血淌,然后一疼又一刀,就左边,嘴唇(割)了个三瓣嘴儿,再一刀,扎到肩窝里。(我)跳下去,跑10公里,满脸是血,雨血交加。

【解说】这份赌上性命获得的情报,经地下党火速转递苏联,为远东战场战略部署提供了关键依据,少年特工“小猫”立下奇功。

【字幕】开战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付出代价最大 牵制日军主要兵力

【解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长期英勇作战,打乱了日本“北进”“南进”计划,有力支援盟军,最终扭转了世界战局。

【照片+字幕】2015年 俄罗斯授予王济堂

“1941—1945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

【隔断字幕】他们靠武器,我们靠人心。——孙业满

【字幕】天津

【画面】孙业满在家中看表

【解说】这个特殊的看表姿势,“暴露”了孙业满老兵的身份。为了战时方便行动、避免暴露,他们通常反戴手表。敬畏时间,是战争给他上的人生课。

【同期】抗战老兵 孙业满(99岁)

你不按这个(时间)规定,你就要受伤亡。我们过去学习讲“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解说】1942年,16岁的孙业满从安徽老家加入了共产党的抗战队伍。这个自幼失怙、受人欺侮的少年,在部队里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画面】孙业满的笑容

【同期】抗战老兵 孙业满(99岁)

年轻的人(在部队里)一玩一笑、一哄一打,热闹着呢,那比家里热闹。

【字幕】1943年春节前夕 孙业满所在部队在安徽烔炀河与日伪军发生战斗

【同期】抗战老兵 孙业满(99岁)

敌人的铁丝网拉得很坚固。我们就拿南方那个大棉被,用水泡着(盖桌上),推着这个桌子把铁丝网铰开,很快就把这个小镇的敌人就消灭了。老百姓不就高兴了,敲锣打鼓,欢迎部队。我们新四军和老百姓那时候感情是最好的了。(唱)我们是新四军,我们是一家人。同生死,共患难,大家一条心……

【解说】歌里唱的,正是中国以弱胜强的信心之源。

193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难当头,这些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政治力量空前团结起来,共御外侮。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思想之光划破长夜,让深陷迷茫的国人看清胜利的轨迹。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将分散的力量聚成洪流,终让人心的向背,逆转了战争的天平。

【字幕】中国共产党陆续创建19个抗日根据地

抗击了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

【同期】抗战老兵 孙业满(99岁)

他们(日军)是靠武器啊,我们是靠人心的。

【现场】孙业满吃西瓜

幸福的好生活!那时候(还)想吃西瓜呢?那多苦啊,天天打仗。

【解说】原来,爱笑的老兵并非遗忘了苦难。正是尝遍了苦,才在80年的回味中,懂得了甜。

【画外音】孙业满:(你们)年轻人的幸福,刚刚才开头。

【字幕】死我不怕,我难过的是战友死。——李银军

【字幕】河北 邢台

【画面】李银军和老伴在家一起读报。

【现场声】李银军

中国,抵御外部冲击……

【解说】年逾九旬,李银军一天读五份报纸的热情,丝毫未减。

【同期】抗战老兵 李银军(94岁)

咱们的国家现在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战友们都没见过,都不知道了。

【解说】“战友”这个词,像把钥匙,打开记忆的闸门。

【同期】抗战老兵 李银军(94岁)

我亲眼看到过,我这个家庭有4个人被日本人杀害,日本人杀人都是把头给砍下来了,我都见过。

【解说】当时,这位只有12岁的河北平山县少年,就这样攥紧拳头,从儿童团站岗放哨起步,走上抗日之路。

1945年,15岁的李银军正式入伍。夜色里,八路军袭扰日军的身影中,多了一个扛枪的少年。

【同期】抗战老兵 李银军(94岁)

跟日本人交手过,我还是不怕死,但是战友死了以后,掉眼泪,哭,一想起过去就是战场上的血。

【解说】战场血泪,早已顺着岁月的纹路融入老兵们的生命里。

【同期】抗战老兵 刘丕文(94岁)

今天中午一起吃饭呢,下午跟敌人交了火,晚上就不知道有谁没谁了。

【同期】抗战老兵 温云甫(96岁)

那会儿老百姓就是苦。(哽咽)

【同期】抗战老兵 张云(105岁)

我那时候守机场,每天有四五架(飞机)来轰炸。

【同期】抗战老兵 李金水(97岁)

(和日本兵)相遇了就打,在打的时候我就负伤了。

【同期】抗战老兵 邓平(95岁)

每一个伤员来了一下都要做手术,所以有时候我们都要三天三夜都不睡觉的。

【解说】一寸山河一寸血,宁碎头颅不作奴。当年的一篇报纸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同期】抗战老兵 张云(105岁)

打到日本鬼投降,把日本鬼打垮了!

【同期】抗战老兵 李金水(97岁)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同期】抗战老兵 邓平(95岁)

再苦再累,我也没有动摇,(好像心想)我要回家,我要走别的道路,没有的。

【同期】抗战老兵 李银军(94岁)

(唱)冲破重重的困难,就算是千辛万苦,胜利不远,拨开云雾见青天。

【画面】多位老兵敬礼混剪

【解说】十四年浴血奋战,千万个无名背影,终将破碎山河,重新拼成黎明。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王冰笛 李佳琳 陈梦 龙泠宇 郝一林

编辑:赛娜

配音:郝好

包装:夏勇 杨震男 史凯丽 胡心懿 赵一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内容

美联邦政府“停摆”可能持续...
据美国媒体2日报道,预计美国国会参议院3日将再次就延长联邦政府资金...
2025-10-03 13:09:01
原创 ...
西周王朝的兴衰历程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顺应天下民心,联合各...
2025-10-03 13:05:42
原创 ...
三国时期顶尖谋士群英谱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
2025-10-03 13:05:20
女博主:C罗明年婚礼将邀请...
女博主:C罗明年婚礼将邀请梅西
2025-10-03 13:05:03
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旧址揭牌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4日电(常诗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2025-10-03 13:05:02
现场观看阅兵式后,日籍老战...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
2025-10-03 13:04:46
C罗和乔治娜现身自己新开的...
C罗和乔治娜现身自己新开的植发诊所
2025-10-03 13:04:45
一起去看中国瓷器在土耳其托...
托普卡帕宫位于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在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曾...
2025-10-03 13:04:34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长河中,谶语这种神秘的预言形式曾多次出现,...
2025-10-03 13:04:19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一、石平其人:从中国学者到反华急先锋 石平(本名石平太郎)生于中国四川成都,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原创 揭... 司马昭为何至死不称帝?三大关键原因深度解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流传千古的典故,生动描...
原创 于... 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使得许多将领都难以保持始终如一的忠诚。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俘后改...
原创 博... 抗战烽火中的冀中传奇:从博野民军到津南自卫军的蜕变之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大地燃起抗日烽...
原创 夷... 夷陵之战后,东吴真能一举吞并蜀汉吗?刘备临终前的豪言壮语道破天机! 夷陵之战的深层诱因 这场改变三国...
一条古道、一面战旗、一个村庄,...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一首《八路军军歌》,今天仍在巍巍太行间唱响。 山西灵丘,“燕云扼要”,...
坚守历史底线:对高学历者美化日... 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是镌刻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伤痛记忆。数千万同胞的生命逝去、无数家庭的破碎离散、广袤...
原创 三... 徐庶终未归蜀的深层原因探析 徐庶的悲剧人生 当刘备初至荆州时,他以仁德之名广纳贤士,很快在百姓心...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能成功,这... 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李世民与玄武门十杰 导语:中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其间涌现出许多励精图治...
原创 秦... 重新审视\"焚书坑儒\":考古发现揭示的历史真相 \"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件,被普遍认为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