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挡都挡不住的国运!北洋政府百年前顺手签下的条约,现在赢麻了!
创始人
2025-10-03 08:34:08
0

1925年春天,北京北洋政府外交部里,外交总长沈瑞麟捏着一封法国送来的公文眉头紧锁。几天前,法国驻华公使突然登门,极力劝说中国加入一个叫《斯瓦尔巴条约》的国际协议。

经历过“巴黎和会山东权益被转让”的屈辱和“金佛郎案”被骗走6500万两白银的惨痛教训,沈瑞麟的第一反应是:法国人又在耍什么花招?

编辑

他连夜召集幕僚研究条款,发现条约核心内容出人意料:签约国公民可自由进出挪威所属的斯瓦尔巴群岛,从事科考、采矿和商业活动。

这个远在北极圈内、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的冰封群岛,当时在北洋官员眼中不过是个“北极熊比人多”的苦寒之地。但法国公使的热情非同寻常,不仅详细说明群岛位置,还附上十几页资源报告。

疑虑重重的沈瑞麟最终呈报实权人物段祺瑞定夺。这位刚因庚子赔款被法国金融手段坑害的军阀领袖,一听“法国”二字便破口大骂。但反复研读文件后,段祺瑞发现条约确无陷阱。

更关键的是,当时北洋政府正因出卖山东权益被民众唾骂,急需外交成果挽回声誉。用沈瑞麟的话说:“签个名字就能白捡一块地,就算现在去不了,给子孙留个机会也好!”

1925年7月1日,中国正式成为《斯瓦尔巴条约》缔约国。消息登报后,民众反应却极其冷淡,连年军阀混战下,百姓只关心明日饭食,谁在乎万里之外的冰疙瘩?这份被塞进档案室的条约,就此尘封66年。

冰封记忆的重见天日

1991年,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空寒风呼啸。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高登义裹紧防寒服,跟随国际科考队艰难跋涉。作为中国极地研究的先驱,他目睹欧美同行在北极建站采矿,内心五味杂陈:中国何时能在此拥有立足之地?

工作间隙,挪威教授叶新神秘地塞给他一本《北极指南》。当高登义在营地翻至某一页时,瞳孔猛然收缩,书中竟清晰印着《斯瓦尔巴条约》签署国列表,“CHINA”字样赫然在目! 他反复揉眼确认,随即触电般跳起:“我们早就是北极合法玩家了!”

这个戏剧性瞬间,揭开了一段被冰封的历史。回国后,高登义疯魔般扑进档案馆。在泛黄的北洋政府外交文书中,他颤抖的手指终于触到1925年法文版条约原件。更震撼的证据来自挪威博物馆,胶片记录着当年签约场景,中国代表签名历历在目。

原来1920年,英法为平息挪威、荷兰等国对斯瓦尔巴群岛资源的争夺,在巴黎签订条约将主权划归挪威,但保留各国开发权。五年后法国为制衡英美,拉中国“入局”。而当时中国代表懵懂签字时,绝想不到这纸文书的价值。

消息震动中国科学界。1993年,高登义带队重返斯瓦尔巴,手持条约副本叩开挪威政府大门。面对挪方官员的惊愕表情,他斩钉截铁:“依据1925年条约,中国有权在此科考!

黄河站升起五星红旗

当高登义在冰原上为中国的合法权利奔走疾呼时,万里之外的中国科学界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1993年高登义团队依据《斯瓦尔巴条约》向挪威政府提出科考申请的消息传回国内,质疑声几乎淹没了欢呼

一些老专家痛心疾首:“北洋政府签的‘不平等条约’还少吗?这怕不是又一个陷阱!” 甚至有人翻出段祺瑞“卖国”的旧账,断言这份条约必定暗藏祸心。

关键时刻,中国外交官展现了惊人的历史洞察力。外交部条法司的专家们一头扎进故纸堆,不仅确认了条约的合法性,更发现了关键条款,缔约国公民不仅有权自由进出,更可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群岛上“开展一切海洋、工业、矿业和商业活动”。

1994年,经过艰苦谈判,中挪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学考察站的谅解备忘录》。消息传开,欧美媒体一片哗然。《华盛顿邮报》酸溜溜地评论:“中国人用七十年前的旧船票,登上了北极新大陆。”

然而建站之路布满荆棘。2001年,当中国科考船首次驶入北极圈,西方科考站以“环保评估未完成”为由,拒绝提供任何补给支持。挪威当地官员更是设置重重障碍,从建材运输许可到垃圾处理标准,处处刁难。

最艰难时,科考队员们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中,靠啃冻硬的压缩饼干坚守工地。一位老工程师在日记里写道:“挪威人以为我们会知难而退,他们不懂什么叫‘条约赋予的权利’。”

转机出现在2003年。中国“雪龙号”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抵达斯瓦尔巴,当五星红旗在冰海间猎猎飘扬时,挪威政府的态度悄然转变。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新奥尔松落成。

奠基仪式上,挪威极地研究所所长奥拉夫·奥尔海姆握着中方代表的手,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让世界重新理解了这份古老条约的重量。” 此刻,距离段祺瑞在条约上盖下北洋政府大印,整整七十九年。

冰原下

黄河站的红墙在极昼阳光下熠熠生辉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仅仅是冰山一角。随着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冰盖以每年减少9%的速度消融,沉睡的宝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浮出水面

地质勘探证实,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蕴藏着全球13%的未开发石油和30%的天然气,稀土储量足够满足人类百年需求。更关键的是,北极航道一旦贯通,将彻底改写世界贸易版图,从上海到汉堡的航程将缩短40%,每年节省上千亿美元运费。

2018年,当中国“天恩号”货轮首次经由东北航道抵达欧洲,五角大楼连夜发布报告,惊呼“中国正用条约撬动北极霸权”。西方政客开始翻旧账,质疑1925年条约的适用范围。

挪威极地事务专家托尔比约恩·格拉夫在议会听证会上当场反驳:“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国享有‘完全平等’的开发权,中国船队出现在这里,恰恰证明着国际法的庄严。”

真正的博弈发生在能源战场。2021年寒冬,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十倍,多国陷入能源危机。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紧急增产,但通往亚洲的航道被冰封阻塞。

危急关头,中俄启动“冰上丝绸之路”合作,中国破冰船护航运输船队经斯瓦尔巴附近海域,将液化天然气直送青岛港。短短三个月,中国不仅保障了自身能源安全,更通过转口贸易净赚十亿美元。

美国《能源观察》杂志算了一笔账:仅此一役,中国收回的“历史投资”已是当年北洋政府外交预算的百万倍。

当2023年中国“雪龙2号”在斯瓦尔巴大陆架发现稀土矿脉时,西方终于看清了百年棋局的真相。

挪威北极大学教授莱拉·汉森在学术会议上感叹:“1925年法国拉中国入约是为制衡英美,段祺瑞签字是为挽回政治声誉,但今天,中国人用科技与实力将历史偶然淬炼成国家必然。”

国运在谁手中

回望斯瓦尔巴群岛的百年风云,总有人将其归结为“撞大运”。但细察每个关键节点,国运背后皆是国力的投射。若无高登义慧眼识破“CHINA”字样,条约仍将沉睡故纸堆;若无“雪龙号”破冰前行,建站权只是法律文本的空话;若无自主研发的冰区船舶技术,万亿资源不过是镜花水月。

2016年,中国科考队员在黄河站地下室发现尘封的北洋政府档案副本。泛黄纸页上,沈瑞麟批注的“给子孙留个机会”墨迹犹新。此刻,窗外北斗卫星正掠过北极苍穹,为破冰船提供厘米级定位。先人的远见与今人的奋斗,在冰川之上完成跨越世纪的击掌

当2024年中国第三代破冰船“极地”号入驻黄河站,它搭载的不仅是钻探设备,更有全球首个北极深冰实验室。曾质疑条约的老专家们坐在北京指挥中心,通过4K影像见证钻头穿透万年冰层。

历史在此刻形成奇妙回响,百年前段祺瑞们被动签下的名字,正由新时代中国人主动刻进地球最北端的岩芯。

或许世上本无凭空降临的国运。当破冰船的汽笛惊醒沉睡百年的条约,当实验室的灯光照亮北洋旧档的字迹,答案早已书写在冰川与热血之间:所谓国运,不过是弱时蓄势待机的隐忍,强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

那些被历史尘埃暂时掩埋的伏笔,终将在奋斗者手中绽放出照耀民族前程的光芒。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开业,文旅助... 在北纬22度没有雪的深圳,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近日正式开门迎客,成为深圳“新晋顶流”。 作...
深圳这家民间记忆馆,藏着城市的... 民国宝安县政府公安局南头分局寄汕头蔡儒合绸莊 深圳,这座中国乃至全球最年轻的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高等级墓葬为何反映出北魏末期礼... “孙定仁生前任豳州刺史,死后赠秦州刺史,而他的墓葬规格属北魏中后期高等级墓葬中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更...
北周的开国之君,在位数月就被废... 公元557年正月初一,当新年的钟声在长安城上空回荡时,西魏王朝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天不仅是传统...
原创 1... 末代皇帝的故宫往事:从主人到游客的身份转变 \"家\"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最温暖的避风港。然而对于中...
原创 蜀... 在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投降东吴的将领中,有六位最为人所知:郝普、麋芳、潘浚、傅士仁、范疆、张达。这些...
南京:海内外友人捐赠抗战文物史... 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一批反映侵华日军罪行及抗战胜利等主题...
原创 徐... 朱元璋:从布衣天子到争议帝王——论其功过与徐达之死的真相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
俄国人不解:中国五千年为何没拿... 五千年东方巨龙为何未曾染指西伯利亚?历史的深层解读与现实的合作共赢 一个长期困扰不少俄罗斯历史学者的...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在...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