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国叛将投东吴之后的情况如何:郝普、麋芳、潘浚、傅士仁、范张
创始人
2025-10-03 10:04:17
0

在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投降东吴的将领中,有六位最为人所知:郝普、麋芳、潘浚、傅士仁、范疆、张达。这些将领的投降经历各不相同,对蜀汉和东吴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郝普作为零陵太守,曾两次投降东吴。第一次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吕蒙率军攻打零陵时被迫投降;第二次则是在关羽失荆州后,东吴再次攻占零陵时归顺。麋芳和傅士仁在吕蒙夺取荆州时直接投降,这一举动间接导致了关羽的败亡。潘浚(潘濬)在吕蒙攻荆州时,据传是被迫投降,但从他后来的行为来看,似乎并非完全出于被迫。范疆和张达则是杀害张飞后投奔东吴的叛将。

范疆、张达和傅士仁投降东吴后,可能因为才能和职位不高,史书上对他们的后续记载较少。《三国演义》中描述范疆和张达被送回蜀汉,被刘备处死以祭奠张飞,但正史中并未记载,他们可能留在东吴担任低阶官职。傅士仁和麋芳作为刘备的故交和亲属,本不应投降。他们因畏惧关羽责罚而投降,实际上凭借与刘备的关系,关羽未必会严惩。他们的投降更多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心理崩溃,这一选择不仅令蜀汉失去荆州,更导致一代名将关羽的陨落,实在令人扼腕。

在郝普、麋芳、潘浚三人中,潘浚的官职最高,贡献最大,历史记载也最为详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傅士仁率先投降,吕蒙将其带到麋芳面前,麋芳也随之投降。荆州守军纷纷归附,唯独潘浚称病不出(一说他假意投降,意图反击吕蒙,但因吕蒙加强戒备而未果)。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浚仍伏床哭泣。孙权以楚地先贤为例劝慰,并命人替他拭泪,潘浚这才下拜,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知孙权,被任命为辅军中郎将,统领军队,可见孙权对他的器重。

荆州失守后,武陵郡从事樊胄仍效忠蜀汉,联合五溪蛮族反抗东吴。孙权派潘浚平叛,潘浚认为仅需五千兵力即可。孙权起初疑惑,潘浚解释道:\"樊胄虽善言辞,但无实才,曾设宴却让宾客空腹而归,可见其无能。\"孙权大笑,果然潘浚率五千兵就平定了叛乱。此后潘浚更受重用,升任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成为降将中官职最高者。东吴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黄武六年(226年),潘浚接掌芮玄部曲,驻守夏口。当步骘请求增兵时,潘浚劝阻孙权,指出此举会扰民,孙权立即采纳,足见对其意见的重视。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浚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升太常。太常为九卿之一,在东吴还兼任尚书令,地位显赫。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授潘浚符节,命其与吕岱率五万大军讨伐五溪蛮夷。潘浚与陆逊共同治理荆州,进入东吴权力核心。即便有人诬告潘浚欲投奔蜀汉大将军蒋琬,孙权也全然不信。潘浚还间接促成孙权除掉奸臣吕壹。赤乌二年(239年),潘浚去世,其子潘翥继承爵位。

麋芳在东吴官至将军,曾参与军事行动。黄武二年(223年),随贺齐突袭蕲春,大获全胜,俘虏晋宗。郝普在东吴官至廷尉,但因与谋反的隐蕃交好而受牵连,最终自杀。在三位主要降将中,郝普对刘备最为忠诚,曾奋力抵抗东吴,结局却最为悲惨。相比之下,他对得起刘备的知遇之恩,毕竟刘备对他的恩情不如对麋芳等人深厚。

这些降将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个人抉择的无奈。他们的选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成为历史长河中值得深思的一页。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大明奇才姚广孝:连朱元璋都不怕... 靖难之役中朱棣能够成功夺取皇位,姚广孝可谓居功至伟。这位披着袈裟的谋士,堪称是推动朱棣起兵造反的最重...
原创 被... 三国名将关羽的刀下亡魂中,最具分量的当属华雄、颜良与文丑这三位猛将。其中庞德的情况较为特殊,他是在水...
刘备过江迎亲,为何非要带着赵云... 《三国鼎立格局下的权谋博弈:刘备联姻背后的战略智慧》 (导语部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之际,曹操凭借\...
原创 他... 公元589年,隋朝名将韩擒虎率领大军攻入建康城,在一口幽深的枯井中擒获了陈朝末代君主陈叔宝。随着这位...
原创 从... 三国名将交锋:天水之战中姜维与赵云的真实实力对比 在三国历史著名的天水之战中,年轻将领姜维与年迈的...
原创 晚... 庚子五大臣:一场由列强主持的平反冤案 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一手制造了一桩震惊朝野...
原创 整... 三国名将赵云的畏惧之人:五位令其忌惮的传奇武将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河中,赵云以其超凡的武艺和忠...
原创 岳... 靖康之耻与岳飞的真实面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悲壮的诗句道出了南宋军民对靖康...
原创 夏... 夏朝末代君主桀的暴政与王朝覆灭的深层解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夏桀作为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历来...
原创 三... 荆州易守之谜:若赵云代关羽,历史或将改写 三国时期关羽失守荆州是影响蜀汉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若由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