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创始人
2025-10-01 22:32:34
0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历代皇帝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不会不明白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外敌当前时,他们把军队看得比命都重,对将领的提防比防隔壁老王还厉害。

手握重兵的将军,没有几个好下场的。

正因为当老板的皇帝对军人很猜忌,给老板打工的马仔,没有一个敢把军队贴上自己的标签,口口声声说忠于皇上还不行呢,胆敢贴上自己的标签,那不是耗子给猫挠痒痒,活腻味了吗?

岳飞为什么结局很悲剧?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百姓称自己的军队为"岳家军",是个精神正常的皇上听到这三个字 ,都会后脊背发冷。

所以跟岳飞一起抗敌的韩世忠都没事,他的军队没人称呼韩家军,可惜了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弄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

别骂皇帝,你若是皇帝,你比赵构做得可能还绝。

无独有偶,除了南宋,明代也有一支以"家"字命名的军队,它的名字叫“戚家军”。

戚家军的老大叫戚继光,他是个天生的将才,把行兵布阵钻研得炉火纯青,什么样的战斗,只要让他来指挥,准能旗开得胜、所向无敌。

最难能可贵的是,戚继光不但重视军队战斗力的培养,还非常重视军队建设,戚家军从士兵招募,到士兵体能训练,枪械训练、武器研发都有一套非常科学的制度,保证了军队始终充满活力,在所有的战斗中均能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是嘉靖四十年抗击倭寇的台州之役,戚家军大小战斗打了十三次,都获得全胜。

其中战果最辉煌的是台州花街之战,此战戚家军斩首308颗,还生擒了2名倭寇首领。

万历二十年(1592年),戚继光死后的戚家军再接再厉,为朝廷立下新功。

这年春天,丰臣秀吉率日军入侵朝鲜,朝鲜向老大明朝求援。

明廷遂决定调集北方边防军抗日援朝,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自然也被非常看好,充当了抗倭先锋。

担任辽东经略的宋应昌是浙江人,为了鼓励戚家军到异国他乡跟日本兵死磕,决定在正常军饷之外,给每名南兵"月支粮银一两五钱,行粮盐菜银一两五钱,衣鞋银三钱,犒赏银三钱,共三两六钱",这样算下来,每个戚家军士兵的军饷每年达到了43两,几乎是普通军队士兵的两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如此优厚的待遇激励下,戚家军在朝鲜作战个个都非常玩命,表现异常神勇。

在第二次平壤之战中,戚家军一路高歌勇往直前,第一个冲上了平壤城头,夺取头功。

朝鲜人看得很清楚,他们在史书中描述"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

可是功高了,就要震主,戚家军的神勇不但让日军胆寒,也让朝廷发怵,觉得这支军队太彪悍,难以驾驭,如果一旦被敌人所用,走上“邪路”,则后患无穷。

因此,朝廷上下都在渲染戚家军威胁论,都想打压戚家军。

戚家军立下战功,非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

平壤之战前,提督蓟辽诸军的李如松曾许诺"先登平壤者赏银万两",然而,战役结束后,李如松只字不提当初的许诺。

宋应昌就说:"平壤首级大功未赏,各军志意似不如前"。

《朝鲜宣祖实录》也记载:"当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不为录功,是以南兵多怨对者……"

这一事件导致的结果,就是"南北将领分为二心,彼此媒孽,是以功罪淆耳"。

人心都是肉长的,立功受奖天经地义,赏罚分明,自古如此。

可是明朝这帮官僚军棍却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戚家军不是什么活雷锋,答应好的补贴不发,奖励不给,说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所以明朝皇帝觉得这支军队是悬在自己头上的利剑,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加上朝中很多大臣渲染戚家军威胁论,皇帝终于下决心除掉隐患。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间,奉命回国的戚家军回到了自己的驻地石门寨。此时,天已入冬,由于朝廷欠饷了很久,一家老小全靠自己的军饷,一定揭不开锅了。

戚家军忍无可忍联合向蓟州镇总兵讨薪,要求按当初承诺的双饷标准发放拖欠的军饷,并且兑现平壤之战中率先登城的赏银。

按说在明朝末期拖欠军饷是常有的事,士兵集体讨薪的事也时有发生,袁崇焕就曾经处理过类似的事,即使是把他们的行为叫做哗变,也是按照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要抓几个带头闹事的就算完事,毕竟士兵的目的是讨薪,不是真正要造反。

可是蓟州总兵王保,早就对戚家军看着不顺眼,干掉他们是蓄谋已久,不过是需要一个借口。

于是,王将军就给他们扣了一个造反之名,对他们挥起屠刀。

最后王将军假装给大家要发军饷,清点部队人数,把戚家军集合到校场,团团包围。

接着,就开始点名,点到一个,官兵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明神宗实录》:"及甫入校场,而王保挥兵乱斩,死者无数。"

关于这次屠杀的人数,各方说法不一。

《明史》的记载是"数百人"。

《两朝平攘录》则说"(一)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

《朝鲜宣祖实录》的记载则是"杀三千三百余口"。

不管杀了多少人,总之这次屠杀过后,戚家军作为军队建制,已不复存在。

明朝后期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混账,不干正事,也不干人事,所以他们的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结局,朱由检上吊也是咎由自取。

相关内容

双节出行 这份防骗指南能帮...
低价旅游陷阱: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
2025-10-01 09:09:52
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300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民...
2025-10-01 09:09:48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来源:...
2025-10-01 09:08:58
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
9月30日上午,白云机场,旅客排队进入国内出发大厅。 供图:机场宣...
2025-10-01 09:08:55
超实用!长假出行“住店避坑...
国庆中秋假期来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即将踏上旅途。...
2025-10-01 09:08:09
在法国酒店房间里关灯
2025-10-01 09:07:52
中濠集团深耕湾区——中濠悦...
在金秋的季节里,备受期待的盛事如期而至。2025年9月29日,中濠...
2025-10-01 09:07:47

热门资讯

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在新津... 10月1日,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在成都市新津区开幕,剑桥、牛津、哈佛、北大、清华等海内外高校赛艇...
围棋赛里的“少年对决”:落子间... 少儿围棋锦标赛的决赛现场,棋盘两端坐着两个少年:11岁的张昊和10岁的李玥。这是他们第三次在决赛中相...
(体育)赛艇——2025年成都... 当日,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在成都新津区南河开赛,共27支队伍将参与公开组女子四人双桨、公开组男子...
家传“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壹圆... 在广西桂林,李先生(化名)家中静静躺着一件穿越时空的历史瑰宝 —— 一枚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试铸铜样...
原创 刘... 刘邦之所以能够最终统一天下,远不止靠一场场战争的胜负,更靠他对人心的洞察与用人的能力。能在乱世中识别...
手握 30 万大军能左右天下,... “狡兔死,走狗烹!” 长乐宫钟室里,韩信被吕后的武士按在冰冷的地面上,这句话从他牙缝里挤出来时,带着...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别节目《... 1905电影网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二字带领我们回到那激...
原创 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神童并非罕见。人们熟知的有秦国的甘罗、三国时的曹冲、以及宋代的伤仲永等,他们...
原创 为... 清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往往通过外在的装饰来彰显。尤其是满族女子,她们的服饰、饰品甚至细节上的...
学术力量汇聚虎林 共话红色文化... 近日,由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工业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