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45年,李世民还意气风发亲征高句丽,4年后,他为何突然驾崩?
创始人
2025-10-01 21:04:08
0

公元645年,正值大唐贞观十九年,这一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注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那年冬季,李世民在返回长安的路上,刚刚完成高句丽远征的任务,不幸患上了痈疽。对于古人来说,这种病几乎等同于宣判死刑。历史上,明朝的徐达大将军据说便是因背疽丧命。虽然李世民在治疗下有所缓解,但健康始终未能完全恢复。回到长安后,李世民将朝政事务交给了太子李治处理,他自己则专心养病,并开始向李治传授治国理政的经验。

然而,从那时起,李世民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感冒、风疾等疾病层出不穷,令他不得不减少上朝的次数。由原本几乎每天都要上朝,到三天才出一次朝,且这种频率也无法长时间维持。朝中的文官武将都看在眼里,心里明白,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如往日。最终,在贞观二十三年的一个清晨,50岁的李世民在翠微宫含风殿内突然去世。谁能想到,短短四年间,这位曾亲征高句丽、风华正茂的帝王,竟然突然离世。人们不禁疑惑,这真的是自然死亡吗?

李世民为何选择李治为太子?众所周知,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而李世民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远胜于李渊。甚至李渊当初起兵反隋的决策,也是受到李世民的影响。李世民的远见卓识,毫无疑问在大唐建国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李世民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他并没有因此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根据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无论他有多少战功,都不能直接继承皇位。在这种制度面前,李世民显然不甘心接受。于是,他在玄武门发动了著名的“弑兄杀弟”事件,最终成功篡位登基。但这一事件也成为了李世民心中的一块沉重的枷锁,成为他无法摆脱的梦魇。

尽管李世民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也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但在家庭上,却并未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经历了接连的打击,先是他的大儿子李祐谋反,紧接着,又暴露出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这两起事件让李世民痛心疾首,可以想象他心中的悲凉。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允许自己沉溺在个人的痛苦中,而是迅速采取行动,决定重新选定一位继承人。起初,李世民倾向于选择魏王李泰作为继承人,但此举却遭到许多朝中重臣的强烈反对。褚遂良明确表示,李泰继位后将会实施“杀子传弟”的政策,这样的言辞引发了轩然大波。褚遂良的反对显然是支持李治的一方,而长孙无忌也坚定站在李治一边。最终,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考虑。李世民认为,选李治为太子,至少能够确保李承乾和李泰的性命得以保全。

李治的确比李泰年纪小,且相对来说性格偏于温和,显得有些懦弱。但李治真的是一个无能的继承人吗?事实上,在李世民生病期间,李治与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合作,而这一点也未曾被外界察觉。这种行为反映出李治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城府,不是单纯的懦弱可以解释的。他深知如何伺机而动,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等待时机的到来。继位后,李治更是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先任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插手朝政,打压异己派系,直到时机成熟,再通过支持武后与他们对抗,成功打击了门阀世家在朝堂上的势力。这一系列举动,显示了李治非同一般的政治眼光和谋略。

而李世民之所以亲征高句丽,除了为了打击高句丽对大唐的威胁,更多的原因是在为李治扫清朝堂上的障碍。李世民深知,李治继位后,朝堂上势力错综复杂,门阀世家的干预将成为他治理国家的巨大障碍。李世民在亲征时,开始调整长安的权力结构,提拔了不少非门阀出身的将领,如薛仁贵等人,这些人能够帮助李治建立自己的支持体系。李世民的这一系列操作,既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深远考虑,也是为了确保李治能够稳固政权,避免步隋炀帝杨广的后尘。

李世民的突然去世,引发了种种猜测。虽然他的健康状态逐渐下滑,且频繁的征战确实对身体造成了损害,但仍有很多疑点。李世民久经沙场,身上必定有不少暗伤,然而许多与他同期的将领,如李靖、程知节等人,均活到了高龄。而李世民却仅活到50岁,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或许,除了长期的征战和健康状况外,还有精神压力过大和家庭的多重打击。李世民自年轻时便面临皇位争斗,心力耗费巨大,加之玄武门之变后的噩梦,他深受精神压迫。更何况,李世民的亲人也一个个离世,尤其是他失去女儿晋阳公主、妻舅高士廉、老友房玄龄等人时,深感痛苦。李世民晚年的风疾病情也愈加严重,常常头痛不已,令他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还有一种说法是,李世民因频繁服用丹药治疗风疾而加速了健康的恶化,这也可能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双节出行 这份防骗指南能帮...
低价旅游陷阱: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
2025-10-01 09:09:52
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300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民...
2025-10-01 09:09:48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来源:...
2025-10-01 09:08:58
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
9月30日上午,白云机场,旅客排队进入国内出发大厅。 供图:机场宣...
2025-10-01 09:08:55
超实用!长假出行“住店避坑...
国庆中秋假期来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即将踏上旅途。...
2025-10-01 09:08:09
在法国酒店房间里关灯
2025-10-01 09:07:52
中濠集团深耕湾区——中濠悦...
在金秋的季节里,备受期待的盛事如期而至。2025年9月29日,中濠...
2025-10-01 09:07:47

热门资讯

【高尔夫文化】为什么澳洲人爱打... 高尔夫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如果你周末去海边或郊外走一圈,很可能会遇到一群人,悠闲地推着球车,在绿...
原创 为... 为什么中国把胜利纪念日定在9月3日?一场历史叙事权的较量。 引入:一个看似小问题,其实很关键。 很多...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的电波传遍全国,天皇亲自宣读了一份名为《终战诏书》的文件。许多人在第一...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上,年号不仅是皇帝统治时期的象征,更常被用来代指一位皇帝的形象与时代风貌。与汉唐时期一个皇...
抗日英雄谱丨白山黑水英雄气 追... 抗日英雄谱 杨靖宇 “头颅可断腹可剖, 烈忾难消志不磨。” 这是郭沫若先生所作 《咏杨靖宇将军》中的...
江苏抗战志略(18)|华中地区... 经过1942年和1943年的反“扫荡”、反“清乡”和反摩擦斗争,江苏抗日军民逐步恢复和扩大了抗日根据...
原创 司... 第一次接触到“司隶校尉”这个官职,是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当时书中提到曹操曾自封为司隶校尉,我心中颇...
多维度呈现上海的抗战故事,《红... 8月29日上午,《红星照耀中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上海市...
原创 诸...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久经读者与观众的检验。即使没有读过原文,很多人也看过它的影视...
原创 罗... 罗艺这个名字,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并不算响亮。知道他的人不多,原因大体有二。其一,他的儿子罗成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