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若要论谁最狂傲,关羽必然榜上有名。相比于吕布的桀骜不驯,关羽的狂气更显有底气,因为他确实凭借过硬的武力与战绩赢得了天下豪杰的敬畏。他手刃的名将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河北上将颜良。关羽轻视颜良,甚至用“插标卖首”来形容他,意思是颜良如同将头颅标价出售,毫无价值,随时可以被取走。由此可见,在关羽眼中,颜良根本算不上对手。除了颜良外,演义中还有几位名将,也同样被关羽视为不堪一击的“插标卖首”。本文就从演义记载出发,分析这四人。
第一个:文丑
文丑与颜良并称河北双雄,但他的结局与兄长一样悲惨。战场上,文丑曾以一敌二,力压张辽与徐晃,显示出过人的勇猛。然而就在他沿河追击徐晃之时,关羽策马赶至,只用了短短三个回合,便让文丑心生惧意转身逃走。可惜关羽所骑赤兔马速度极快,很快追上文丑,毫不犹豫地一刀斩下他的性命。值得注意的是,关羽并未如常理般先报上名号再决战,而是直接下手,这恰恰表明他根本没将文丑当作真正的对手,在他眼里,文丑与颜良一样,仅是待宰的“插标卖首”。
第二个:华雄
汜水关一战,华雄凭借凶猛的武力,接连斩杀俞涉和潘凤,令盟主袁绍感慨无将可用,还遗憾颜良、文丑未至。谁料这话惹恼了帐中坐镇的关羽。关羽当即请战,誓要取华雄首级。然而袁绍轻视关羽,嫌其只是刘备的马弓手,不愿让其出战,幸得曹操力荐,关羽才得以披挂上阵。他在临行前立下军令状,若败愿以头祭军。最终,关羽刀落人亡,转身归营时,华雄的人头已在手中,曹操为他倒的酒尚且温热。若非将华雄视为不堪一击的“插标卖首”,关羽又怎会拿自己的性命来赌?
第三个:蔡阳
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抵达古城,与张飞重逢,却被怀疑已投靠曹操。恰逢蔡阳追击而至,关羽为表赤诚,对张飞立誓要在三通鼓之内斩其首级。结果鼓声尚未敲完一通,蔡阳已命丧刀下。这样的果断,充分说明在关羽眼中,蔡阳完全没有威胁,简直就是一个“插标卖首”的角色。倘若换成许褚或张辽这样的名将,关羽绝不会轻率许下这种豪言。更可见蔡阳在关羽心中的地位微不足道。
第四个:庞德
襄樊之战中,庞德随于禁率七军驰援,却偏偏以一口棺材示人,誓言要葬送关羽三十年的威名。这种挑衅让关羽暴怒不已,声称“天下英雄闻吾名皆胆寒,庞德竖子竟敢轻蔑于我!”甚至誓要亲自斩杀庞德以泄愤。关平见状劝道,庞德不过是一块顽石,不值得父亲亲自出手,他一人便足以应付。由此可见,父子二人起初皆将庞德视作“插标卖首”。然而,事实却打脸了他们的轻视。庞德勇猛非凡,先与关平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又与关羽鏖战百合仍能周旋,甚至在再次交锋时射中关羽左臂。由此可见,庞德并非等闲之辈,关羽当初确实小觑了他。
结语
综上所述,除颜良外,关羽眼中的“插标卖首”还有文丑、华雄、蔡阳和庞德。其中前三人皆被他迅速斩杀,只有庞德凭借强悍的实力与勇气,撑起了一片天,未能被关羽如愿斩落马下。而那些三流小将,如孔秀、韩福、秦琪等人,在关羽眼里甚至连“插标卖首”的资格都不配。关羽的狂,不是虚妄,而是源自他傲视群雄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