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凭借各自的绝世容颜,她们被誉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美女的典范。然而,除了四大美女,中国古代也有四大美男子,尽管这四大美男子的选人标准并不如四大美女那样明确,因此他们的名字并未像四大美女一样广为人知。
这四大美男子,通常被认为是宋玉、卫玠、潘安和兰陵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貌,在各自的时代中,都曾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那么,这些美男子的外貌究竟如何?他们在那个时代过得如何,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首先要提到的便是最具知名度的潘安,原名潘岳,出生于西晋时期的河南。他集“美、姿、仪”于一身,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潘安的容貌可以说是四大美男子中最出色的之一,尽管各人评定有所不同,但根据史料记载,潘安的美貌在当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的美丽不仅仅局限于外表,更有一种内敛的气质。
年轻时,潘安在回家的路上,每次坐马车经过,都会引来无数人的注目。不论是青春靓丽的少女,还是年长的老妇人,都不禁被潘安的美丽吸引,甚至有人会把水果和食物扔到潘安的车上,作为表达爱慕之情的方式。潘安每次外出,车厢里总是堆满了瓜果,仿佛像是去市场采购了一样,生动有趣。这一幕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后世更是由此创造出了成语“掷果盈车”。
尽管潘安的美貌为世人所称道,但他并非花心浪子。年轻时,他娶了荆州刺史杨肇的女儿杨容姬,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堪称一对神仙眷侣。然而,命运弄人,杨容姬英年早逝,留下潘安孤单一人。之后,潘安由于出身贫寒,渴望改变命运,便卷入了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他最终因政治斗争而丧命,悲惨的结局令人唏嘘。
第二位美男子便是古代伟大文学家屈原的弟子宋玉。宋玉年少时失去双亲,幸得屈原收养,并传授文学与政治知识。屈原看中宋玉不仅是因为他英俊的外貌,还有他出众的才华和非凡的气质。宋玉的文学才华同样不容小觑,他的诗文至今仍被传颂,尤其以《风赋》和《高唐赋》为世人所称道。
其中,《登徒子好色赋》尤为著名,许多人误以为“登徒子”只是一个词汇,然而这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登徒子嫉妒宋玉的容貌与才华,便恶意诬陷他好色。宋玉以一篇犀利的赋文不仅澄清了自己的名声,还反击了对方的无理指控,最终得到了楚王的重用。
不过,宋玉虽然才华出众,却因性格直率而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权贵。在他五十岁时,他被罢官回乡。随着楚国的衰落,宋玉也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最终,楚国被秦始皇吞并,宋玉心灰意冷,带着遗憾去世。
接下来是西晋时期的卫玠。卫玠天资聪慧,年少时便因俊朗的外貌和卓越的才华深受人们喜爱。他的外貌遗传自其母亲王氏和舅舅王济,两个亲人皆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卫玠的皮肤如玉般白皙,容貌俊秀,一直吸引着众多女性的目光。尤其是他的颜值巅峰时期,堪称美男子中的佼佼者,绝不亚于潘安。
然而,卫玠的美丽也给他带来了麻烦。由于他的粉丝众多,每当他外出,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女粉丝前来拜见。尽管卫玠性格温和,对待粉丝十分友好,但他身体本就虚弱,长时间的接待让他精疲力尽。最终,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卫玠因过度劳累而死,堪称因“过于受欢迎”而丧命,实在令人惋惜。
最后一位美男子便是兰陵王高长恭。兰陵王的美貌甚至让他自己都感到困扰,传说他因长得太过俊美,以至于在战场上容易让士兵分心,因此不得不佩戴面具以遮掩容颜。在《隋唐嘉话》中,兰陵王被形容为“白美类妇人”,可见他当时的美貌有多么令人惊艳。
兰陵王不仅外表俊美,且重情重义。他曾在邙山大捷中,为了保护一名普通骑兵,毅然摘下了面具,鼓舞了军队士气,最终带领少数士兵以少胜多。尽管他英勇果敢,但由于容貌过于出众,反而引发了权力斗争。北齐后主高纬因嫉妒他,最终在一次试探后赐他毒酒,使兰陵王英年早逝。
四大美男子的命运,和四大美女并无二致,都是悲剧收场。美丽不仅为他们带来了赞誉,也引来了嫉妒与争斗。无论是潘安、宋玉、卫玠还是兰陵王,他们的美貌都注定了他们的非凡,却也使他们难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他们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也让人不禁想起“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古老的诗句,或许这同样适用于这些美男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