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1918年的那次公开演讲中被暗杀,至今仍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那天,他身中两弹,而六年后,列宁在家中离奇死亡,许多人开始猜测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究竟是那颗子弹的伤口,导致了列宁的死亡?还是其他更复杂的原因呢?令人疑惑的是,暗杀列宁的凶手竟然是一个半聋半瞎的女人,她几乎没有战斗能力。于是,案件逐渐陷入了僵局。列宁去世时年仅54岁,这一事件不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谜团,也让人产生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列宁可能是因为子弹没有及时取出,导致体内铅中毒;也有传闻称,列宁在病重期间曾向一位战友索要毒药,这一系列细节更是让人对他的死因产生了无尽的疑问。
列宁最为离奇的一次遭遇暗杀发生在1918年的8月30日。当时,苏联正面临国内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危机,德国的革命与社会革命党、富农的暴动使得局势愈加动荡。尤其是在春天,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爆发了粮荒,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列宁为了稳定民心,常常走进工厂、农舍与民众面对面交流。在米黑尔索那工厂的演讲,只是列宁众多演讲中的普通一场。那天,列宁讲得热情洋溢,场内掌声雷动,工人们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然而,就在演讲结束、列宁准备离开时,意外发生了。一个穿黑衣的女子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向列宁连开三枪,列宁应声倒地,昏迷不醒。
根据苏联的调查档案,刺杀列宁的女子是芬妮·卡普兰,她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从15岁起,她便与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私奔,开始参与恐怖活动。16岁时,她尝试刺杀基辅总督,但未遂,自己也因此受伤并被关进监狱,直到1917年才因沙皇政权垮台而被释放。然而,她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耳聋几乎失明。更为奇怪的是,当时的审判记录并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卡普兰是刺杀列宁的凶手。事实上,一个半聋半瞎的女人,在昏暗的环境和混乱的人群中,真的能精准地击中列宁吗?此外,事后被找到的勃朗宁手枪也并未能证明它就是刺杀的凶器。甚至连关于手枪的处理,都让人感到疑惑: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刺杀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便发布了通告,寻找手枪下落,可这把所谓的凶器是在事件后才被征集到的。
卡普兰的审讯过程也极为仓促。刺杀发生后仅三天,9月3日她便被处决,没有经过法庭审判。在审讯中,卡普兰的回答几乎是“我不想说”或“我不记得了”,她仅承认开枪,却没有透露任何有关刺杀的细节。她的死也极为草率,尸体迅速被焚烧,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一切,使得案件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令人更为震惊的是,关于斯维尔德洛夫的角色也让人感到困惑。作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显然掌握了列宁行踪的详细信息。列宁刺杀事件发生的当天,斯维尔德洛夫竟然提前写好了公报,宣布列宁遇刺。根据列宁司机的证词,当晚列宁的演讲结束时已经接近11点,而斯维尔德洛夫的公报却在晚上10点40发布,这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知晓了即将发生的事件。更加离奇的是,就在列宁被刺的同一天,彼得格勒的另一位领导人乌里茨基也被暗杀,按照常理,列宁在那种敏感时期的出行应该会有更多的警备,但那天他竟是单枪匹马前往演讲地点,这显得异常不寻常。
列宁的健康在那次刺杀事件后急剧恶化。进入1924年,列宁的病情开始进入最后阶段。1月21日,他在早晨醒来后喝了些咖啡,并稍作活动,随即入睡。下午两点半左右,列宁再次醒来,但此时他显得更加虚弱与疲惫。傍晚时分,列宁的病情急转直下,体温急剧升高,达到42.3°C,医师福格特无法相信自己的测量结果。晚上六点半,列宁的面色变得非常红润,随后他深吸一口气,静静地去世。列宁去世后进行的尸检显示,死因是血管过早衰老,导致大量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结果也说明,列宁的死与长期的身体过度疲劳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