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华夏历史上,存在两个罕见的大乱世:一个是西晋后期八王之乱爆发以后开始的大乱世,这个大乱世历经永嘉之乱、五胡十六国、南北乱世、隋的短暂统一,直到唐朝时期,才真正被终结。这一大乱世历时三个世纪左右。
第二个乱世是五代十国时期。当然五代十国的乱世根源得从安史之乱后期算起:安史之乱后,唐进入中唐阶段,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之后藩镇割据趋势愈演愈烈。不过中唐时期,唐廷还能以武林盟主的身份存在号令各方诸侯。到了晚唐之后,因为唐失去东南财政来源以及神策军这样的武装力量支持,所以各路诸侯不再畏惧唐廷。最终汴州军阀朱全忠推翻唐朝,五代十国正式开始。五代十国被北宋终结。
如果从中唐算起的话,从中唐-北宋建立,这期间历史长达二百年左右。如果从朱全忠推翻唐朝开始计算,五代十国的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
那么,这两个大乱世,哪个才是古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个人觉得是五代十国时期。
1、东晋十六国与南北乱世的优势
当然,东晋十六国-南北乱世虽然也是华夏史上罕见的乱世,但是,很多事情在于对比。和五代十国相比,东晋十六国-南北乱世,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的。
先说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最先出场的政权是刘氏赵国(前赵),之后是石氏赵国(后赵),当然当时成汉也存在,不过可以忽略不计。这两个赵国时期,确实北方地区比较动乱。比如刘氏赵国的君主对于中原的治理比较失败,而石氏赵国的石勒在位期间,胡汉矛盾紧张,到了石虎在位时期,石虎基本上推行高压统治模式。但是,随着石氏赵国崩盘,慕容燕国(前燕)、苻氏秦国(前秦)、姚氏秦国(后秦),这些之后出现的政权,都有励精图治的统治者,劝课农桑、恢复建设乃至兴办学校、水利这些公益事业。到了北魏时期,北魏君主更是励精图治,打算把中原治理好。
这意味着对于中原百姓来说,虽然一开始的日子难过,但随着之后的发展,社会主体还是趋于稳定,生活多少有点盼头——这也是东晋十六国-南北乱世和五代十国相比的一个优势。
2、五代十国:兽人横行时代
五代十国一般认为是武夫当家时代。但是个人觉得,五代十国更可以视为兽人横行时代。
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大多武夫出身,对于治国没有概念,也毫无兴趣——他们压根没考虑恢复建设、劝课农桑这些内容。
并且五代十国时期,人类的伦理也被进一步拉低——比如皇后弑父、武将弑母的情况,都被视为寻常的现象。此外,因为战乱破坏生产,经济水平开始一落千丈。这也导致武将吃人也成为常态。这种现象甚至还成为传统,在赵氏兄弟做宋朝皇帝的时候还经常发生。
那时候的华夏百姓是绝望的:人类伦理被破坏(人性泯灭)、生产环境被破坏,并且,皇帝被杀都是家常便饭,老百姓就更没安全感了。而这样的生活,似乎遥遥无期。
这一切直到五代后期,郭威建立郭氏周朝的时候,才勉强得到遏制。不过,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太平岁月的曙光,以及人类道德修复、人性复苏的时候,已经是北宋初年了。
可以说,赵家兄弟把华夏文明,从兽人当家的阶段,拉回到了正常人类的状态。
所以我多次在作品里认为,北宋的赵家兄弟,其实有再造华夏的功劳。
当然,有意思的是,部分吃了两天饱饭不知道生计艰难的网名,居然给我留言说怀念五代十国——他们认为如果五代十国那样的局势一直持续下去,人人爱打仗,肯定不会出现蒙古人占领中原、清兵入关的局面。
其实我一直怀疑,这些人可能不知道,契丹灭掉石氏晋朝(五代后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