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圭朱书,书契春秋信义;甲子轮回,赓续中华文脉。
2025年8月21日,“盟书一甲子”侯马盟书发现六十周年系列活动在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启幕,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就此展开。
侯马盟书(复制品)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展出
1965-1966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5000余件土玉、石质盟书,绝大多数为圭形,以朱笔书写为主,可辨识文字者656件,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十大成果之一。这些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正卿赵鞅为巩固势力、团结宗族而举行盟誓的文书档案。
侯马盟书出土现场(图片来源:中国书法报)
盟书内容分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和其他六大类,这样的盟誓活动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表态和站队,记载了公元前497年前后晋国“公室衰微,六卿专权”的动荡政局,反映赵鞅通过频繁盟誓聚拢人心、打击敌对势力的史实,为“三家分晋”这一战国开端标志性事件提供了直接佐证。
张颔《侯马盟书类例释注》内页(图片来源:中国书法报)
作为现存最早的毛笔手书真迹,其文字属大篆体系,字形古雅多变,运笔流畅洒脱,展现了毛笔书写的弹性韵律,是研究古文字和书法史的珍贵资料。它不仅真实还原了古代盟誓制度,更成为探究晋国政治生态、早期契约精神的关键实证,为中华文明溯源提供了重要支撑。
侯马盟书与三晋玺印文字对比(图片来源:中国书法报)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侯马盟书文化,此次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了四大主题活动。“侯马盟书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将于12 月9日举办,届时专家学者将以新视角、新观念揭示盟书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首届‘侯马盟书’书法篆刻展”将秉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的理念,首展落地侯马并在太原等地巡展,让更多人领略盟书文字的艺术魅力。“盟誓侯马”半程马拉松拟于10月下旬开跑,用脚步追溯山西文明之源。50集盟誓文化主题微短剧《只此盟约》也计划于12月9日上线,通过光影艺术讲述盟书背后的故事。
“盟书一甲子”侯马盟书发现60周年系列活动现场
“六十载,侯马盟书从秦村黄土走向文明殿堂;六十载,考古先驱的初心坚守铸就文化丰碑;六十载, “盟誓立信”的东方智慧照亮未来……”随着领导嘉宾共同触发启动装置,“盟书一甲子”侯马盟书发现六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盟书一甲子”侯马盟书发现6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戴晓杰/图)
从朱书玉圭镌刻的春秋信义,到如今多元活动唤醒的文明记忆,侯马盟书在六十载岁月中始终焕发着跨越时空的力量。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正让晋地文脉在新时代生生不息,让“信”的精神基因永续传承。
(记者 崔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