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共有408位皇帝,这些统治者的在位时间一般较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老病死、遇害等外部因素,甚至还有兄弟、父子之间为了权力进行残酷的争斗。然而,真正通过权谋手段直接篡夺皇位的皇帝,却屈指可数。
李世民,作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之一,竟然也身陷谋权篡位的漩涡之中,这无疑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其实,后代人虽皆知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迫使其父李渊禅位,但由于李世民在历史上所留下的辉煌成就,使得人们自觉去忽视了他登基背后不那么光彩的一面。在与另外一位成功篡位的皇帝朱棣进行比较时,李世民的负面评价几乎可忽略不计,而相比之下,朱棣却背负了不少骂名,这是为什么呢?
朱棣虽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不能与李世民相提并论,但他也曾开创了著名的永乐盛世。然而,他为了发动靖难之役,花费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凭此将本应继承皇位的朱允炆赶下了皇座,造成了民众长时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再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只涉及了数千人,远没有将无辜百姓拖入漩涡中。李世民仅是迫使李渊放弃本欲传位于长子李建成的皇位,这与朱允炆已经成功登基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李世民上位后,对无关人士并没有进行追责,仅仅处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一做法是朱棣无法相提并论的。
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简直可以称作是对皇宫和朝堂的一次血洗,他几乎将所有依附于朱允炆的臣子一并处决,像黄子澄、方孝孺、齐泰和陈迪等重要人物都未能幸免,许多臣子为了树立朱棣的威望,被处以了极刑,甚至连家族的三代都未能逃避这场浩劫。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却与朝堂和文武百官达成了某种和解。他虽然用冷酷的手段夺得皇位,却又以温和的方式结束了动荡。
李世民并未完全撇弃其父李渊为李建成所建立的朝堂体系,反而对那些原本的臣子表现出肝胆相照的态度,这也促使藉此他们更愿意真心拥戴李世民。此外,唐朝的建立以及李渊的皇帝之位,皆因李世民早期为其父招募士兵。可当李渊稳坐帝位后,却选择将皇位传给李建成,这无疑让李世民无法接受。若不是李世民的孝心,李渊或许根本无法登基,因而在李世民和百姓的眼中,李世民实际上只是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利。对此,大家认为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