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博物馆特邀湖南大学教授,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生所长郭伟民做客“湘城讲坛”,为观众带来《大江万古流——长江流域史前的文明化》讲座。现场共122位观众参与。
长沙博物馆举办《大江万古流》讲座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与黄河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郭伟民讲座分享
郭教授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个人学术研究重点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承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考古中国重大课题项目,主持湖南大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多个项目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田野考古奖。
讲座中,郭教授从考古材料出发,梳理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史前时期,特别是万年以来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考察不同区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的特点,阐释文明发生的机制和因果,评估长江流域史前社会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
讲座现场观众提问
在互动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提问。郭伟民教授详细解答了史前长江流域人类服装、中国玛雅文明连续体、长江流域陶器纹饰传播等问题,以生动易懂的话语解答了观众们对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疑问,获得了观众的连连掌声。
长沙博物馆“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