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中国古代粮食问题入手,探究存粮最多的隋王朝,为何被饥民推翻
创始人
2025-09-29 06:33:45
0

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关于隋朝,历史上流传着两种广为人知的,却互相矛盾的看法:

首先,隋朝的两任皇帝建造了大量容量庞大的粮仓,特别是在隋朝的巅峰时期,这些粮仓的存粮据说足以支撑全国人民食用50年。其次,推翻隋朝的力量,正是来自各地揭竿而起的饥民。无论是占据长安的李渊,还是掌控洛口仓的瓦岗军,他们无一例外地把粮食当作收买民心的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隋炀帝杨广及其官员们,在面对百姓起义时,选择坐视不管,甚至不采取开仓赈灾的措施?难道真如传言所说,粮食只供官员使用,而不允许百姓分享?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古代的粮食问题谈起。

填饱肚子——封建王朝的生死存亡之大事

在古代社会,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特别是粮食,关乎整个王朝的存亡。在今天的高效生产力下,粮食问题或许不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在古代,盛世的定义之一就是让百姓吃饱肚子,并确保储备粮足够。比如《史记》中记载的西汉文景之治,太仓的粮食积存极为充足,甚至堆积外露,直到腐败无法食用。

唐代的杜甫回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也写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个盛世的标杆,其灭亡的本质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西汉未能有效解决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最终被王莽篡位;东汉也因黄巾起义的爆发,动摇了刘氏的统治基础,给了各路军阀以坐大之机。

类似的,唐朝与北方藩镇的拉锯战,最终在黄巢起义后给了各地军阀建立自己的机会,甚至唐朝的朱温直接逼迫唐朝退位。这一切,都表明了粮食在封建社会中至关重要。

粮食保障的难度

看似简单的“让百姓吃饱”问题,实际上异常复杂。首先,古代生产力低下。以唐朝为例,《新唐书》记载,正常年景下的粮食亩产量为1石,即大约53公斤;而今天,中国的粮食亩产量已达375公斤,意味着古代同样土地的产量仅为今天的七分之一。

其次,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重大风险。从旱灾、洪灾到蝗灾,古代农业始终与天灾相伴。例如,汉武帝时期发生的黄河泛滥,造成了大规模的饥荒。而唐太宗即位之初,关中地区的百姓也因连续的自然灾害陷入困境,许多人为了生存被迫卖儿卖女。

战乱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农业在古代是劳动密集型的,战时大量劳动力被征召入伍,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战争越是持久,粮食资源越是紧张,最终造成社会秩序崩塌,民众无法自给自足,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杀降事件。

粮食问题与隋朝的应对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原王朝的粮食问题,人口的暴增是最直接的体现。隋朝建立时,全国人口约为360万户,而短短二十多年后,人口增长至890万户。

杨坚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通过增加粮食生产,接着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粮食配给系统。具体来说,隋文帝实施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发展生产,并通过推行均田制确保土地的公平分配。同时,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减轻了百姓的税赋,实施节约政策,并建立了粮仓储备。

隋朝在南北的水路沿线建设了多个大型粮仓,并通过开通运河,打通南北粮食运输通道,确保粮食供给的稳定。在赈灾方面,杨坚做出了及时且有效的应对,在灾难发生时,迅速调配粮仓里的粮食,救济灾民,确保社会稳定。

杨广与隋朝粮食供应的崩溃

隋炀帝杨广在位初期也做了一些重要的改革,特别是在粮食供应方面。他通过建设大规模的运河和粮仓,提升了隋朝的粮食供给能力。然而,由于频繁的征战,特别是对高句丽的远征,导致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被消耗,粮食供应链受到极大影响。

最关键的是,杨广失去了对粮食供应系统的控制。随着国内局势恶化,官员们对灾民的赈济行动迟缓,甚至由于官员的惧怕和信息不对称,灾民的困境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随着饥荒加剧,大规模的起义爆发,隋朝的统治基础被彻底动摇。

尽管隋朝的粮食制度在杨坚时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杨广继位后,由于失去控制力,致使粮食供给体系崩溃,民众疾苦,最终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总结

尽管杨广父子在粮食问题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内外矛盾和政治腐化,隋朝最终未能维持稳定。李渊建立的大唐,继承并改进了隋朝的许多制度,特别是在运河建设和灾民赈济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最终创造了辉煌的唐朝盛世。隋朝的粮食供给体系,成为后世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

相关内容

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吸引...
2025-09-29 05:03:11
原创 ...
从古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在某个时代独领风...
2025-09-29 05:03:01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
2025-09-29 05:02:59
原创 ...
出生背景与流亡之路 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的王子之一。他...
2025-09-29 05:02:45
原创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李世民自己就是最...
2025-09-29 05:02:43
原创 ...
这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的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透视历史...
2025-09-29 05:02:20
原创 ...
知道美国为什么从来不挖文物,也不考古么。你说你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
2025-09-29 05:02:16
原创 ...
文/袁 帆 “天津英租界”( British concession...
2025-09-29 05:01:59
原创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光复节80周年的讲话中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
2025-09-29 05:01:54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努尔哈赤曾经对袁崇焕做出过一个极具争议的评价,他曾说:“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
山河生死战 英雄长留名——追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留存有一个个遗址,也流传着一个个英雄故事。位于丽水市区六处城门和城墙的丽水城保卫...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明君”的帝王并不多,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之一。尽管他的皇位是通...
原创 西... 在那漫长而悠久的华夏历史长河中,秦朝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其开创者秦始皇也因此名留青史。他不仅以...
原创 明... 咱今儿不聊别的,就唠明朝锦衣卫便衣跟踪那点事儿 —— 你说他们总不能天天穿飞鱼服吧?影视里那套行头是...
原创 曹... 曹操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而又复杂的英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他的人物形象被塑造成一个...
原创 吴... 明末清初,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无疑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大门,引领清兵入关,最终导致了大清王朝的建立。...
原创 日... 1938年5月的一个雨夜,日本冈山县津山市西茂加村的宁静被刺耳的枪声撕碎。 21岁的都井睦雄手持猎枪...
故宫里的“避火咒”与“镇火兽”... 紫禁城包含古建筑近万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六百余年的时间里,故宫古建筑群曾遭...
【了不起的河洛文化】五都荟洛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曾宪平 摄 二里头遗址俯视图。周鼎凯 摄 郭虚己墓志。受访者供图 东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