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的一个雨夜,日本冈山县津山市西茂加村的宁静被刺耳的枪声撕碎。
21岁的都井睦雄手持猎枪,在村子里疯狂扫射,短短12小时内,30条人命倒在血泊中, 其中大多是曾拒绝他的女性。
这场震惊全日本的屠杀,让一个隐藏了千年的陋习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夜爬”。
这个以“繁衍人口”为幌子的习俗,究竟藏着多少不堪?为何直到上个世纪,它才在血的教训中走向终结?
夜爬如何在日本扎下根
早在飞鸟时代之前,日本列岛还处于蛮荒的部落时期。那时的村落散布在山地间,交通闭塞, 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村子。
耕地少、疾病多,新生儿能活过童年的不足一半, 劳动力短缺成了每个村落的致命难题。
为了活下去,部落里渐渐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晚上,男人可以悄悄爬到女人的房间,只要对方没明确反对,就能发生关系。
生下的孩子不用认爹,全村人一起养,反正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这种被称为“夜爬”的行为,一开始确实解了燃眉之急。部落里的人觉得, 只要能增加人口,脸面和规矩都得往后放。
后来到了飞鸟时代,日本学着中国搞起了婚嫁制度,可夜爬非但没消失,反而更“规范”了。
村里会定下“夜爬日”,已婚女人得等丈夫出门了才能接待访客;要是几个男人同时看上一个女人,就用抽签决定顺序。
更荒唐的是,女人被越多男人“爬”,越会被夸“为村子做贡献”,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让夜爬从生存手段变成了没人觉得不对的“传统”。
那时候的日本女人, 看似有“同意”的权利,其实根本没得选。拒绝夜爬,就可能被骂“自私”“害村子绝后”,在村里抬不起头。
有记载说,曾有个女人因为连续拒绝几个男人,被全村人孤立,最后不得不搬离家乡。
在“集体利益”的大帽子下,女性成了生育的工具,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
夜爬变了味
到了江户时代,日本社会稳定了些,人口慢慢多了起来,可夜爬不但没减少,反而玩出了新花样。
这时候的村子不再封闭,相邻的村落开始互通有无,夜爬也跟着“走出村门”。
甲村的男人可以去乙村“爬”,乙村的男人也能来甲村,来回路上的干粮由家里准备,女方还得提前做好饭等着,美其名曰“促进交流”。
更让人咋舌的是, 这时候的夜爬开始和“基因”挂钩。
村里要是来了个看着壮实、机灵的外乡人,村长可能会主动安排年轻女人去“接待”。他们觉得, 外来人的“种”好,生下的孩子更健康。
有些丈夫甚至会主动找村里的“能人”,求人家跟自己老婆夜爬,就为了能生个“聪明强壮”的后代。
这种把女人当生育容器、把基因当商品的做法,让夜爬彻底沦为了荒诞的闹剧。
那时候的“待客之道”也透着诡异。要是有客人来村里住,户主可能会让妻子去陪睡,还说这是“看得起客人”。
有荷兰商人在日记里写过,他在日本山村借宿时,醒来发现户主的妻子躺在身边,户主还乐呵呵地表示“这是给您的礼物”。
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这不是羞辱,反而是一种“大方”的表现。
血案撕裂遮羞布
到了近现代,1938年的津山事件, 成了压垮夜爬陋习的最后一根稻草。
凶手都井睦雄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带着悲剧色彩。两岁时,父母因肺结核去世,他跟着奶奶长大,自己也染上了肺病,身体一直不好。
读书时成绩不错,可奶奶不让他上高中,怕他住校没人照顾。
后来征兵,他因为肺病被刷了下来,这在当时的日本可是天大的耻辱—— 男人不能当兵,就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
更让他崩溃的是夜爬的遭遇。以前,村里有几个女人愿意跟他夜爬,可自从大家知道他有肺病、不能当兵后,没人再理他了。
女人们见了他就躲,背后还叫他“痨病鬼”“废物”。 在那个把“能生、能打”当价值标准的村子里,他成了人人嫌弃的“多余的人”。
在经年累月的屈辱下,5月21日晚上,都井睦雄先切断了全村的电线,然后换上黑衣服,拿着改装的猎枪和日本刀出了门。
他先杀了从小疼他的奶奶,接着挨家挨户报复,那些拒绝过他的女人、背后议论他的村民,一个都没放过。
天亮时,30具尸体躺在血泊里,他自己则在山顶自杀了,留下的遗书上写着: 她们不是讨厌我的病,是讨厌我没用,这村子的规矩,容不下没用的人。
这场血案像一颗炸弹,炸醒了麻木的日本社会。人们终于意识到, 夜爬这种陋习,早就不是什么“繁衍手段”,而是滋生歧视和暴力的温床。
终结
津山事件后,日本政府再也坐不住了。
1938年7月,《风俗取缔紧急条例》火速出台,第一次明明白白说夜爬是“犯罪”,抓到了要坐牢,最高能判3年。
村里还得成立“监督委员会”,谁家有夜爬苗头就得报告,警察随时能上门查。
可积习难改。偏远村子里,还是有人偷偷摸摸来,被抓了就说“我们是自由恋爱”。
直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 年轻人进城打工,旧村落的圈子散了,夜爬才慢慢没了市场。
然而,夜爬的影子并没完全消失。
现在日本的“风俗产业”特别发达,3万多家情人旅馆,打着“角色扮演”“按摩”的幌子,干着擦边球的生意,一年能赚5.7万亿日元。
这些从业者里,68%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女孩,她们没多少选择,只能靠这个活下去。
还有些日本游客,跑到东南亚,专门找当地女性“交流”,说什么“改良基因”,跟当年村里招待外乡人的做法如出一辙。
结语
说到底, 夜爬的本质,是把人当成了工具—— 女人是生育工具,男人是劳动力工具,没用的人就该被抛弃。
这种陋习虽然被法律禁止了,但它背后那种 “只看价值、不讲尊严”的想法,直到今天还在悄悄影响着日本社会。
回望这场延续千年的闹剧,从为了活下去的无奈之举,到被权力和欲望扭曲的荒诞习俗,再到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终结,夜爬的兴衰直接照出了一个民族在生存与文明之间的挣扎。
它提醒我们, 任何时候,把人当工具的规矩,最终都会被人推翻; 只有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才能真正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