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方历史真实一面:被两大硬核技术揭开,西方果然编造了历史
创始人
2025-09-28 14:32:20
0

前一阶段,对于欧洲历史真伪,网上有不少讨论,其中有一些知名人士出来为西方历史站台。问题在于,西方历史真的可信吗?答案肯定不是,很多难以伪造的硬核技术就能说明问题,比如本文谈论的这一硬核技术。

对于人类而言,只有成熟掌握和不断升级冶金技术,才会有宏大的历史。而想要冶金,第一硬核基础就是“炉温”。炉温不够,古希腊大师们的理论再多也是枉然。

中国商周前的炉温

中国炉温技术,通过考古研究,如今已经比较清晰,笔者大致整理了一下,在商周之前的几个重要节点见下:

其一,距今2万年前,中国掌握“造陶术”,证据是江西仙人洞陶罐,当时没有陶窑,主要是在地面架木头烧,但温度难以持久,所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陶器不多。需要说明的是,烧陶需要烧几天,短时间获得高温作用不大,需要持续性的高温。

其二,距今万年左右,中国掌握彩陶炉温,已有较为专业的陶窑,炉温能长期保持在800-900度之间,浙江上山文化就出土过彩陶,详见上图。

其三,距今5000年时,已有专业陶窑,屈家岭文化已能烧制1000度以上的陶器。同时,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已有专门烧制“烧砖”的砖窑。

其四,距今4000年时,夏家店文化下层出现“多人多管的人工吹管”,就是对炉窑内吹风;上层出现原始鼓风设备,演化成非人工直吹。由此,因为鼓风设备的使用,炉温就进一步提升。

其五,距今3700年时,中国出现原始瓷器,比如福建苦寨坑窑遗址出土原始瓷器。瓷器炉温要求在1200度以上,这是硬性炉温。在此之后,炉窑和鼓风设备都进一步被改进(甚至燃料也有所变化),炉温再一次得到提升。

因为有炉温基础,所以掌握青铜冶铁工艺之后,中国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都极为璀璨,世界第一、独一无二,这是考古事实。当然,加了锡的铜的熔点会降低,但也在900度以上;加了碳的铁的熔点也会降低,但也在1100度以上,这两个炉温要求,当时都已被中国成熟掌握,注意“成熟”两个字,偶然或短时间内的一些高温没有什么意义。

西方炉温究竟多高?

按照西方对古埃及苏美尔古希腊古罗马等的宏大叙事,西方对炉温的掌握,至少不应该低于中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冶铁上,西方一直沿用的是“块炼铁”,炉温大概在8、900度,一次只能冶炼几斤到百斤,且炼出的是“半融化的海绵铁”,需要将之锻打成不同形状,得到的铁器硬度还不如锡青铜(现代检测过西方古铁剑硬度),因此这是成本很高、效率很低、质量很差的冶铁术。

因为块炼铁得到的是熟铁,含碳量较低(钢的含碳量介于熟铁与生铁之间,中国冶炼出的是生铁),硬度极差,因此想要高质量铁器,需要多次反复渗碳,就是增加碳含量、但又不能达到生铁的程度,这就导致成本进一步飙升,只能极小范围内使用,肯定无法普及。

如果西方已经掌握1100度以上的炉温,直接炼出液态铁,直接铸造成器岂不更好?而且,按照西方历史叙事,西方早有成熟的青铜铸造法,因此按理说理应使用铸铁技术才对!但事实是蒙古西征后的14世纪,欧洲才学会铸铁,注意“学会”两个字,真正成熟掌握和普及还要更晚。

块炼铁的炉子是先密封、再插一个通风管,冶炼好后毁掉炉子、拔出半融化的海绵铁,因此这种设计是一次性的,并不利于冶炼出液态青铜和大规模烧陶。但如今在包括古埃及、苏美尔、欧洲等地,考古也没有发现什么炉窑,古希腊大师们似乎也没有设计更科学的炉窑。

综上,由于冶铁事关当时国家命运,不存在掌握了更高炉温、却不用在冶铁上的情况,因此上述情况只能说明欧洲、西亚、埃及等地的炉温最多只有900度左右。甚至,因为块炼铁的炉窑明显不适合冶炼青铜,所以西方青铜时代的青铜怎么冶炼的都让人费解。

搞清楚炉温情况,也就更能理解一些问题了:因为炉温不够,所以西方不会铸铁,没有铁锅,造不出叉子,严重缺乏铁制农具,烧不出瓷器;缺乏合理的炉窑,所以西方陶器数量远不如中国,也不如中国的精美。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相比中国而言,西方长期缺乏足够炉温、缺乏相应炉窑,金属冶炼方面极其原始,严重缺乏金属工具的情况下,那么宏大历史的基础何在?那么大兵团作战的古埃及与赫梯的卡迭石战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古罗马军团等使用什么武器,又是如何制造的?

其次,炉温不够导致冶金不行的更大后果,在于农业方面严重缺乏金属农具,结果是没有办法大规模开垦、深耕、兴修水利等,由此导致粮食不足。哪边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古希腊古罗马人向谁交换?而没有足够的粮食,又如何养活足够的人口,孕育出璀璨的文明?

总之,从炉温这一角度来看,西方历史叙事疑点十足,其中编造成分十足。至于西方历史是不是伪史不好说,但如今的西方叙事肯定与真相相距甚远。

相关内容

仓山戏曲专场唱响家国情怀
27日,“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章”仓山区闽剧协会2025年庆国...
2025-09-28 09:06:08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句话常被提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深...
2025-09-28 09:05:31
安徽黄山旅游2天需要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2025-09-28 09:05:26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后,...
2025-09-28 09:05:21
重新发现侨乡!高校师生四载...
日前,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落下帷幕。...
2025-09-28 09:05:13
立体呈现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
2025-09-28 09:05:06
原创 ...
战争的存在意味着必然的伤亡,而每一次胜利背后则都隐含着无数鲜血与牺...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也是明朝的开国之君,被誉为开创了...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刘备可谓三国历史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人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早年生活拮...
2025-09-28 09:04: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的帝国时代经历了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其中涌现了三四百位帝王,许多英明的君主也因此传世。如果我们要对...
原创 同...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篡位谋朝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才能,无论是赫赫战功还是出色的文治武略。这些篡...
原创 赵... 刘备,三国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从一开始靠卖席子和鞋子维持生计,到最终称霸一方,刘备...
原创 最...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的墨上桑。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曹操,三国历史中最具争议和魅力的角色之一。 提...
原创 曹... 曹操,历史上公认的枭雄之一,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回顾他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他一贯...
原创 诸... 《三国志》这部史书详尽记录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其中有两位重要人物因其非凡的贡献而被单独列传,他们分...
原创 血... 牧野之战不仅是西周伐商的关键战役,也是决定周朝未来命运的决定性一战。这场战争在周武王姬发的精心指挥下...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法军上尉科蒂特等“摄影爱好者”竟然带了一只巨型的氢气球,他们首次对北京、...
原创 曹... 人们常常对曹操为何选择不称帝感到困惑。在他征战北方的过程中,他亲自征服了大部分土地,与当时的傀儡皇帝...
原创 刘... 在东汉末期,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三国政权:魏、蜀、吴。要说在这三个国家中,哪个最难以建立,魏国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