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的美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她的容貌,却常被误解和误传。人们常常称她为“胖子”,然而白居易却在诗中赞美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描写,让人不禁好奇,杨玉环究竟有多美,才足以令整个后宫三千佳丽相形见绌?
杨玉环之所以成为唐玄宗的宠妃,根本原因无疑是她的美貌,但更为特别的是,她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却最终成为了他的妃子。杨玉环第一次入宫时,已经是寿王的妻子,唐玄宗的儿媳。寿王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堪称美满,二人曾经是相爱的一对。然而,命运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后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寿王的母亲——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因病去世,唐玄宗一直感到失落和忧伤。直到有一天,高力士建议他见一见杨玉环——这个才艺出众的女子。杨玉环精通音律,舞技更是出众,这令唐玄宗不由自主地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在这次见面中,唐玄宗一见钟情,甚至不顾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开始追求杨玉环。为了能够得到她,唐玄宗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他命令杨玉环剃发出家为道士,并让寿王暂时失去她的陪伴,而后再将杨玉环迎回宫中,成为他独宠的妃子。杨玉环在成为妃子后,地位显赫,唐玄宗甚至命宫中侍从称她为“娘子”,将两人的关系视为普通夫妻。更令外界震惊的是,在封贵妃的典礼上,杨玉环享有与皇后平起平坐的待遇。
唐玄宗的宠爱可见一斑。尤其广为人知的故事——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便专门让人从蜀地运送新鲜的荔枝,且制定了严格的规矩,一旦荔枝有所损坏,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极刑。为了能让杨玉环品尝到最新鲜的美味,唐玄宗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宠爱,让唐玄宗的日常早朝成为了奢侈的奢望,朝政的运作渐渐陷入混乱,而这一切,只因杨玉环的一笑,一颦。
杨玉环的外貌自古流传,尤其在唐代流行“以胖为美”的审美风潮下,杨玉环的体型并未被视为缺点。尽管有资料记载她的体重在120至130斤之间,但并不妨碍她成为美的象征。在《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杨玉环身高1.64米,体重130斤左右,这在今天看来并不算超重,而她那丰盈的身姿、雪白的肌肤与妩媚的气质,使得她在人群中更具吸引力。而历史上对杨玉环的美丽多有描述,普遍认为她并非“胖”,而是“丰满”,她的美正是那种既不瘦弱、也不庸肿的极致平衡,成就了她独特的魅力。
李白在《清平调》中形容杨玉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一诗句便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杨玉环的美丽。李白以白云和花朵来比拟杨玉环的服饰和容颜,可以看出,即使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亦无法抵挡她的风华。这种惊世之美使得杨玉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印象,成为了众多后宫佳丽中最为璀璨的存在。
然而,与她的美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所经历的悲惨命运。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美丽不仅仅是个人魅力的体现,更与她在唐朝历史上的地位密切相关。从西施到赵飞燕,每一位“四大美女”都因某些历史功绩获得了认可,但唯独杨玉环,以美貌成名,却成为了历史的负面角色,被后人称为“红颜祸水”。她美丽的外貌为她带来了无限宠爱,但也正是因为过分美丽,成就了她最终的悲剧。
杨玉环的命运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迅速改变。公元755年,安禄山起义,唐玄宗急忙带着杨玉环逃离长安。当他们逃至马嵬坡时,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先杀了杨玉环的亲戚杨国忠,随后逼迫唐玄宗下令处死杨玉环。即便唐玄宗为她辩解,试图赦免她的罪行,但大臣们坚决要求将她处死,因为他们认为安史之乱的起因正是杨玉环的宠爱。最终,杨玉环在梨树下被绞杀,年仅36岁。唐玄宗虽有万般不舍,却最终因政局压力作出了冷酷的决定。
杨玉环的死令无数人为之唏嘘。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宛转蛾眉马前死”来哀悼她的悲剧结局,而至今关于杨玉环命运的传说,仍然充满了美好与遗憾。有传闻称,行刑者因看到她的美貌而放了她一条生路,这也可能是唐玄宗未能找到她尸首的原因之一。无论如何,杨玉环的美貌无疑为她赢得了无数的宠爱,也为她带来了无法避免的悲剧结局。
至此,杨玉环作为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女之一,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无法超越的美丽符号。她的美,至今仍被传颂;她的命运,依然令人唏嘘。